【大紀元2015年01月23日訊】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兩周創歷史新高,最新報133.64,按周上升0.22%。分區指數個別發展,港島區跌1.03%,九龍微跌0.09%,新界西上周創新高後回調0.96%,新界東則狂飆3%兼創歷史新高(139.29),對上一次超越此升幅要追溯到09年4月中,當時新界東指數只得58.53,目前的指數是當年的238%!看來新界東有機會取代港島區成為最大幅超越97樓價的區份。其餘各大領先指數靠穩,其中大型單位指數及中小型單位指數均創歷史新高。
市場「㷫」賀施政報告
另外,經過個多星期的社會討論,港大民意調查指對《施政報告》不滿意者比例急升,證明《施政報告》未能急市民所急,面對重中之重的樓市問題政府束手無策。報告更被解讀成利好消息,搶盤繼續,市場紛紛湧現萬元呎價公屋,發展商繼續加價加推,加上近期二手成交量回升,業主態度更加進取,料短期樓價繼續尋頂。
資本巿場方面,特區不但未能做到國際化,反而在梁振英的領導下急速大陸化,特色是狂升暴跌,政治風險極高,個別板塊不時出現突變,公司高層遠走高飛。最近就有在特區上市的中資地產股接連出事,股價暴跌,債券違約。這些地產商近日也染指特區樓市發展,樓市的政治及系統風險正在上升中。
房委會接獲的新居屋申請表突破11萬份,破盡所有紀錄,當中白表佔九成多,中籤比率低至少於百份之一。
出售公屋未經深思熟慮
正如先前所述,樓價如此瘋狂,市民越需要置業階梯之時,偏偏政府供應杯水車薪,令階梯斷裂。梁振英還在《施政報告》中大言不慚,以「先導計劃」推出一千個公屋單位出售,作為進一步完善已不復存在的置業階梯,極度諷刺。
「先導計劃」大概是指,以低於市價或成本價出售公屋予綠表人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指,計劃可以在首季策略小組討論細節,即計劃未經詳細討論或可行性研究,特首只是藥石亂投,轉移視線。
但有幾點值得留意事態發展。其一,千個單位屬少之又少,以成本價出售幾可肯定令市場群起搶購,政府是否想再催谷樓市搶購氣氛,還是想製造各項大抽獎,把置業變成博彩業?其二,如何衡量政策成功?政府必須先列出條件。反應熱烈是否算成功?符合甚麼條件才予以繼續?觀乎長策及港人港地政策,幾可肯定政府只顧研究,其餘欠奉,到時便可任由政府解讀。其三,這些先導計劃對短中長期樓市供應沒有幫助,反而虛耗不少人力,勢令房屋局、房委會顧此失彼。其四,凡牽涉優惠政策,必須嚴格設限及審查,以政府現時執行力,隨時錯漏百出,衍生新問題。
覓地建屋難題未解
《施政報告》未能解決供應及年青人置業難的問題,連商人也看不過眼。某地產商主席指可重建(石硤尾)大坑西新村,以資助房屋形式作「勤奮青年創業居所」,稱可提供五千個小型單位。此外,該商人亦願意捐出地皮發展廉價上車盤。
政府現時最大難題是缺地皮建屋,難得有人肯捐地及重建,對紓緩民怨、增加供應、構建置業階梯更有意義,政府可以積極研究,從釐清利益關係、嚴格準入、防止濫用、原地安置著手。可惜政府怕被指官商勾結,左顧右盼,寧搞一些出售只一千個公屋單位的先導計劃,對私人捐地發展毫無表示,重建大坑西又潑冷水,表明不會插手安置問題。
《施政報告》又提到開發「棕地」,即包括荒廢農地、貨櫃場、車場和回收場等等。棕地多在新界區及多涉鄉事權益,單看丁權及僭建問題,政府完全束手無策,再有就是為了爭取鄉事支持政改,「棕地」怕且只會一拖再拖。
《施政報告》又提到全面取締工業大廈內的住用「劏房」,如有住戶因而無家可歸,政府會提供過渡性的居所云云。若真的果斷執法,恐怕要安置數千家庭,不知政府何來過渡性居所。
另外,特區骨灰龕長期短缺,動輒呎價數十萬,報告並沒有提及如何解決先人長生祿位不足問題。安居樂業已極不容易,慎終追遠亦非常艱難。如此事情發生在這堪稱世界一級都會,實在極度悲涼。
責任編輯:澹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