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美國經濟為何能一枝獨秀?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1月22日訊】在歐盟、新興經濟體苦苦掙扎於衰退而不能自拔之時,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在世界引起關注,號稱「一枝獨秀」。目前,人們除了討論美國經濟復甦的各種因素之外,還關心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能否繼續下去。促使美國經濟復甦的原因,除了世界都知道的頁岩氣開發成功之外,本文論及的幾個因素不能忽視。

*促使美國經濟復甦的幾大因素*

去年美國經濟增速達3.5%,不僅是2003年以來的11年當中增速最高的一年,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發展最好的一年,與2003-2007年美國經濟擴展期相比也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日本、中國都為調整經濟結構苦惱多年,美國卻在五年之間完成了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大數據、智能製造和無線網絡革命為代表的第三次技術變革正在美國成型。

考察下來,美國經濟復甦主要得益於美國經濟家底雄厚,不僅環境資源與技術資源優厚,與歐洲相比更多保持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自由競爭特點,並在危機時期制訂了一系列合適的經濟產業政策。

一,2008年金融危機只是重創了美國的虛擬經濟,即金融系統;實體經濟雖然受到較大衝擊,但基本面未受大的損害,作為美國經濟支柱的高科技、教育及其他實業基本完好。這一點,中國總理溫家寶當年就作出了正確判斷。2008年9月24日,溫家寶在紐約與美國經濟金融界座談時指出,「現在的情況與上世紀30年代不盡相同。美國實體經濟,包括高科技經濟基礎還是好的」,並說了一句美國財界廣為傳誦的名言:「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

二,2008年之後美國資本大量回流。在中國的土地、人力成本日漸升高以及制度成本居高不下之時,美國先後出台一系列提振實體經濟與出口的經濟政策,例如2010年8月通過《製造業促進法案》,宣佈暫停或降低供製造業使用的進口原料的關稅。法案一出,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的報告預測,該法案可能使美國製造業產值增加46億美元,並創造近9萬個就業機會。事實證明,在「相對低成本的」驅動下,美國製造業資本大量回流,包括運輸工具、電子設備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膠製品、機械、金屬製品和電腦行業等在內。這些類別的商品佔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近70%,美國消費者對這些商品年均消費額為2萬億美元。

*美國成為吸引外資的「黃金之地」*

與曾是外資投資黃金之地的中國相比,美國的成本優勢(如土地價格低廉、優良的制度環境)不斷顯現,加上美國頁岩油開發後具有的能源價格優勢,外資不斷進入美國,美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最多的國家。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分析,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資本源源不斷湧入美國,主要投向金融保險(不含儲蓄機構)、製造業、批發貿易、零售貿易、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房地產與租賃等行業。歐元區經濟狀態不佳,歐元過剩,作為歐盟經濟台柱的德國開始大量向美國投資。據Dealogic數據,2014年前8個月,德國西門子等大公司針對美國公司的收購交易總金額已經接近700億美元,僅次於加拿大公司針對美國公司擬議的規模770億美元的交易。日本的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汽車公司均不斷擴張它們在美業務。

在美吸引外資總額當中,中國資本僅佔很小的份額,但增長迅速。截至2012年,中國對美投資存量達228億美元,僅2012年一年,中國對美投資達40.48億美元。如今中國投資遍佈美國40個州,行業分佈極為廣泛,從電腦、娛樂、鋼管、紡織直至鋁材、食品。無論從資金規模還是從行業分佈,中國在美投資呈繼續擴張狀態。

今年1月下旬在瑞士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LLC)在開幕之際公佈一項調查顯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國已超越中國成為各國企業高管的首要投資目的地。在受訪的1300多名高管中,有38%把美國列為2015年最重要的市場。位居第二到五位的分別是中國(34%)、德國(19%)、英國(11%)和巴西(10%)。

*美國經濟復甦得益於一系列經濟政策*

最後,必須提到美國政府在復甦美國經濟方面的功勞。奧巴馬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在緩解危機和促進經濟復甦的同時,也著眼於解決美國經濟的長期問題,啟動經濟結構的調整。以下政策起了關鍵作用:

一、將金融監管體系全面整改法案簽署為正式法律。2009年6月奧巴馬政府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內容包括提高金融機構的資本準備金比例,對資產支持證券實行更為嚴格的監管,加強對消費者和投資人的保護,授權美聯儲負責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督與管理,推動全球金融監管的協調工作。

二,推進再工業化。針對美國以往「去工業化」及虛擬經濟高泡沫化的教訓,在金融業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美國重新重視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部門的作用,並將實現「再工業化」作為經濟再平衡的目標之一。2010年出台《製造業促進法案》,從再造美國汽車業入手,推動製造業重組。此舉與美國擴大出口的策略相聯繫。同時,政府對綠色產業等中長期項目提供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將推進重大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刺激計劃的重要部分,加大對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科技研發投入。奧巴馬政府在第一個預算方案中,將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科技辦公室等重要機構的研究費用翻了一番,並向企業技術研發提供稅收減免740億美元。與此同時,在《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中,聯邦政府計劃在2009—2016年增撥數百億美元教育經費,包括115億美元的助學金計劃、直接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100億美元支持等舉措。

三、美國非危機時期的政策儲備充分。以財政政策為例,大家都應該記得曾導致政府短期關門的美國「財政懸崖」問題。中國不少評論都將此視為美國長期財政不穩定的來源。但他們不瞭解的是,正是關於債務上限談判,形成了對聯邦政府的無形約束。這類討論提醒每一個美國人記住自己的國家尚有巨額債務高懸,在此情況下,聯邦政府難以任意擴大政府預算赤字,否則將被迫關門。州及以下地方政府本來就受制於嚴格的財政平衡條例。可以說,美國清晰的財政條例確保了必要的政策儲備,這也是美國與歐元區在主權債務方面的根本區別。

四,政策制定不受民粹主義的綁架。與歐盟國家一樣,最近10年,美國左右翼民粹主義思潮的影響越來越大,主要的政策主張包括擴大福利項目、減少財富不均等。但與歐洲不一樣的是,儘管出現諸如佔領華爾街等事件,但對富人徵收懲罰性收入稅、限制高收入人群的薪酬等,從來未成為美國主流的觀點。

*美國經濟一枝獨秀還能持續多久?*

1月20日奧巴馬總統發佈的國情咨文,其中有增加稅收與擴大福利(比如社區學院等)。考慮到參眾兩院全盤通過的可能性不大,與其說這國情咨文是奧巴馬政府今後兩年的施政藍圖,不如說奧巴馬希望藉國情咨文,為2016年大選中的民主黨搭建平台,向美國人民展示,「只有民主黨才真正為美國民眾尤其是中下階層的利益考慮」這一政治承諾。

近十多年來,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差別正在縮小,但有些主要差別還是存在。概言之,民主黨更善於「分錢」,因此主張增加福利,這就必然要多徵稅並擴大政府財政赤字;共和黨更看重「賺錢」,即著眼於企業活力、偏重價值的創造,認為過多的福利是獎懶罰勤,因此主張少徵稅並限制政府赤字。民主黨的各種政策主張更接近歐洲的福利主義政治,共和黨的更偏重傳統資本主義價值觀。在西方國家深陷高福利泥潭難以拔足之時,只有美國還保留了一些資本主義經濟自由競爭的特點,成為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只要美國今後不被日漸興盛的左右翼民粹主義綁架,不步歐盟國家「高福利陷阱」的後塵,美國經濟就能繼續繁榮下去。

--原載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年終 美元兌歐元和日圓走強
為國情咨文熱身 奧巴馬展開3州之旅
美國經濟好轉 1百萬人或將失去食品券
美12月就業人數增 時薪減 喜憂參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