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導)人們常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城市的快速發展和變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忙碌奔波的生活常令人對身邊的一切熟視無睹,但當有一天你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令你迷失方向,茫然不知所措時,你會如何?
生活在香港新界東北的村民,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境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他們為逃避中共的統治,從中國大陸逃難來到香港後,便生活在最接近大陸的新界東北地區,開始了以農為生的自給自足的生活。長達半個世紀的繁衍生息,至今已發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人了。
在半個世紀的城市發展進程中,他們一直安於香港這顆東方明珠璀璨繁華之外,過著安份勤勞的傳統生活:從事農漁畜牧業,三代、四代同堂,睦鄰友好,守望相助。到了新世代,很多小朋友出來市區讀書,或者搬出來居住,但不乏學成後返回務農並以那塊土地為身份的認證和家的歸依者。
2007年香港政府重新建議發展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三個區域。2014年6月6日,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前期撥款申請,遭到示威者反對,要求撤回發展計劃。其後,無論「七一」遊行,抑或雨傘運動期間,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聲音從未間斷。
赤子稚作 反應熱烈
紀錄片《巨輪下的新界東北》(簡稱《巨輪》)長達100分鐘,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三年和四年班學生麥嘉熙(Marco)、原銘翹(Kelvin)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拍攝而成。兩位年輕人家住新界大圍村,突然有一天,對城市發展背後付出的代價產生疑問。於是,他們走訪了新界東北涉及政府發展計劃中的幾條村:古洞村、松柏塱村及大頭嶺村、粉嶺北石湖新村、馬屎埔村、天平山村及虎地坳村,並對在那裏的村民進行了採訪。
紀錄片如實反映了新界東北村民淳樸的原鄉生活和他們對那片土地的熱愛,以及幾個世代相守的情感歸依。他們亦訪問了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成員,亦有大學學者和博士針對此議題發表的評論和看法。
日前,《巨輪》在油麻地一間宗教書社舉辦放映會,數十人觀影,他們中有新界東北村民、中學教師、對新界東北關注的熱心市民。觀影後討論熱烈,有人說觀看影片才知道,原來我們生活的石屎森林外竟有一片盎然綠洲,香港還有那麼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有通識科教師希望能令學生明白整件事,而不只是聽政府和主流媒體的片面之詞。亦有人寫書來記錄事件過程和新界東北之美……有人建議影片能再精煉和濃縮後配上精美的音樂……無論如何,兩位學子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能在100分鐘內呈現香港主權回歸後的系列鮮明問題,實屬難得!
土地意義 發展還是賺錢
《巨輪》反映出影片導演原銘翹對土地的探討和思索:「上帝給人土地,旨在讓人類尋回及建立自我身份,而土地的另一個作用,乃是在上帝的心意中,實踐一種睦鄰關係;它不應是一個壓搾,而應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空間,亦可被稱為『被救贖的空間』」。他認為土地是身份的象徵。
然而,現實的矛盾卻是,政府要收回農民手中的土地興建高樓大廈。一半為改善居民住屋問題(佔地40%)。其它,則興建低密度高尚住宅,同時,為深港融合……
而在中港融合的口號下,將會是甚麼樣的人物入住其中?有獨立媒體指:中港融合以及在新界興建新市鎮乃實現梁振英政府深港一體化,在新界東北興建富豪雙非城計劃。另據深圳本地寶網2009年9月30日報道「深港半小時生活圈,一個身份證便捷往來深港」,詳細解讀將深圳、東莞、龍崗及香港新界、中環、九龍納入其半小時圈子的計劃,最終達致「一地兩檢、一卡兩通、一證兩用、一卡兩幣、人民幣互匯、跨境上學……」
事實上,早前有媒體撰文指香港政府有大面積的空置土地,已規劃住宅用地約為9,800公頃,而全港700萬人口卻在只佔全港總面積9%不到的土地上居住;空置官地中以元朗和沙田區數量居多,分別為730、580公頃。此外,市區亦合共有約1,000公頃官地,幾乎是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兩倍大小。為何非要新界東北?獨立媒體指,港府旨在配合中共進行「人口殖民新界北,以地產嫁接大陸富豪雙非」並將於下一步打造「『富豪雙非教育城』,未來香港不只推行國民教育,更直接的會是『給國民的教育』。新界東北的計劃中,將計劃拿16塊約30-40多公頃土地用作教育用途以打造教育城。」
影片亦闡述,早在90年代,港府出台發展計劃之前,早有多個發展商對新界東北虎視眈眈,購置土地。為此,在新界居民反東北發展計劃遊行中,多次提出「官商勾結」,及反對政府和大財團為賺錢出賣土地和弱勢群體家園的抗議。
原鄉之美 能否自給自足
《巨輪》將新界東北的自然生態呈現在觀眾眼前,在塱原有開闊的濕地生態公園,可供野生雀鳥落腳棲息,有攝影師走去那裏取景拍照,在粉嶺北、坪洋、大埔田及上下山雞乙有綠油油的農地和本地鄉郊產業(工業、物流、傳統製造業),香港有自己的醬園生產醬油。
在新界東北亦有芒果樹、熱情果樹,有魚塘、雞場、牛隻……原來,香港不只是國際金融中心,亦可以是一個魚米之鄉。有觀眾反饋,五、六十年代,港英政府統治時,農業可以達到80%的自給率。而目前,則只有2.3%,如果政府收回新界東北建樓的話,村民張貴財說,「粗略估計,香港只能有0.3%的農業自給率了。」
香港港府2015年施政報告出台後,記者致電坪洋村村民張貴財,問他是否滿意,仍堅持死守家園?阿財說,「死守家園也好,之前反對政府設立雞隻分流站也好,我們所堅持的都是為香港整體和長遠的利益而非私己。我們並不是堅持不肯出讓土地,當然,從香港整體利益考慮,我們建議政府保留農地,維持起碼4%的農業覆蓋率(復耕一部份土地,這在眼前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如果政府非用新界東北起樓解決大多數年輕人住屋問題,我們可以犧牲退讓,問題是,長期以來,我們的經驗是政府善用語言偽術欺騙百姓,事實從來都不是他們口中所講的。」
阿財進一步解釋,之前被媒體和政府塑造成「暴民」形象,反對設立雞隻分流站,是因為政府把關不利,他希望政府在源頭就解決檢驗問題,而不是大陸雞進入香港後發現問題時,讓過萬隻港產雞「陪葬」。設立雞隻分流站耗資3,000萬港幣,阿財為此感到痛心,「無端端多一單野出來」。他說,如果政府再發多十幾個雞牌給農民,香港完全可以不用進口大陸雞,港產雞就可以解決香港每日21,000隻活雞供應問題。
反思:城市應如何發展
在政府「發展就是硬道理」,城市的發展只是靠單一建樓的政策下,犧牲香港僅有的綠化空間和生態環境,最痛心的莫過於在那片土地上找到身份認證和實現生命價值的農民。
有人擔心,如果土地不用做種田,而用來「種樓」的話,還能否持續發展?在香港這片石屎森林中無非再多一個製造垃圾的場所,而非將廚餘分解成肥料後循環再用。
影片反映出兩位年輕人對社會不公義的憂慮,在政府的發展版圖上,土地的價值被扭曲,變成政府和大財團壟斷賺錢的資源,生生世世深耕於此的弱勢群體多年所建立的傳統文化、自然生態和鄉土情懷卻將被磨滅,自給自足的生活形態即將消失,對於政府來說,根本無考慮過社區多元化發展及本土文化和品牌的培植,社區網絡,城市保育等軟實力更難想像。身為基督徒的原銘翹說:「促進一個城市空間平衡地、人性地及多元地發展,對抗單一化的城市規劃,可被視為作一救贖性的行動」,他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這個行動中。
責任編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