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傳統慶中秋 拜月祈福人月兩圓

閏9月撞白露 38年最早中秋到 氏族圍村過節風俗各有特色

人氣 221

【大紀元2014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李真香港報道)香港這個現代都市,至今仍保留不少中國傳統習俗。每年過中秋,除了港九新界等地色彩斑斕的彩燈會,家家戶戶吃團圓飯、賞花燈、吃月餅、玩燈籠外,不少地區也保留著一些獨特的過中秋習俗,如拜月祈福、盆宴、舞火龍儀式等,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傳遞感恩與和睦。

吃月餅是中秋必備的節目,香港手工做的傳統月餅非常好吃,常吸引許多民眾購買。(宋祥龍/大紀元)

今年最受矚目是高達7.5米的五層傳統中式走馬燈,古風再現。(余鋼/大紀元)

一年一度維園中秋花燈開幕,吸引大批市民遊玩。(余鋼/大紀元)

今日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中秋節。「中秋團圓」四字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對中國人來說,中秋節的重要性僅次於中國新年。今年的中秋不僅巧逢百年一遇的黃曆「閏九月」,還與白露節氣相撞,成為38 年來最早來到的中秋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中秋節一直是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國人常以月圓象徵人團圓,中秋節月亮圓滿,因而又叫「團圓節」,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與和睦的內涵。在鄉土地帶,中秋過節更富傳統氣氛。

舞火龍是香港的傳統習俗,源於19世紀大坑村袪除瘟疫的傳說,寓意驅邪治病。(宋祥龍/大紀元)

今日是中秋節,大坑浣紗街昨晚張燈結彩,已率先舉行中秋舞火龍活動,一連3日為居民祈福。(宋祥龍/大紀元)

蓮花燈是傳統燈籠款式。(宋祥龍/大紀元)

宗族同慶習俗漸散失

香港新界有五大氏族,其中以元朗錦田鄧氏為首,祖宗乃宋神宗進士鄧符協。據鄧氏第26代傳人、法國藍帶餐飲藝術家鄧子怡介紹,北宋末年趙氏皇姑(皇帝的妹妹)嫁入鄧家,鄧氏家族從此顯赫,福延至今第26代,分支繁茂。

記者在中秋節前夕訪問鄧子怡,恰好鄧家第25代傳人、她90歲的父親也因為維修300年歷史的祖屋鄧家祠堂,專程由澳洲返回香港。剛從法國學成歸來的鄧子怡,對家族的中秋習俗不甚清楚,幸好有父親在旁,為她一一道來。

鄧子怡說,錦田鄧家幾百年前有五房,發展至今,各分支開枝散葉,應該已有幾百戶人家了,無法計清楚一共有多少人,族譜亦只有在添丁和喪老時才會修訂增減。子怡的父親說,在幾百年前,每逢中秋節,整條村五房幾個分支都會一起渡過。後因香港移民潮而散居世界各地,整個大家族亦已無法在中秋團聚。

新界鄧氏家族的拜月傳統

不過,每戶人家團聚慶賀中秋的傳統依舊未變。鄧子怡憶起兒時過中秋除了有酒菜、茶果、月餅外,傳統上會製作一道特別的菜,叫圍頭鴨(焫鴨),即用煎鍋將鴨子慢慢煎熟,不過近年已無人會做。

按照中國古人習俗,當八月十五的月亮初升時,家家戶戶要拜月亮,在庭院中架起貢桌,擺上月餅、茶和水果,燃燭焚香,慶祝一年的豐收,期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鄧氏也保留了追月拜神的傳統,每年中秋傍晚4時許至5時(晚餐前),會上香拜神;夜晚11時再拜一次,期間,當然少不了賞月及生果和月餅的祭奉。

鄧子怡與從澳洲歸來的父母和哥哥難得在中秋節團聚,餐桌上會加入自己新研製的素菜,但堅持不會煮任何西餐,因為中秋是中國人傳統的日子,堅守傳統,有其寓意和象徵。

盆菜擁有數百年的歷史,逢年過節的「盆菜宴」也是香港一項傳統的飲食文化。到了冬至,盆菜更是不少家庭「做冬」中不能缺少的一項美食。(大紀元資料圖片)

坪洋村盆菜賀中秋

新界北部鄰近深圳邊界的打鼓嶺坪洋三鄉,則保存了全村慶祝中秋、吃盆菜的傳統習俗。

村主席陳奕芳介紹,該村的文化傳承在於「團結」。大約330年前,陳氏祖先陳棟國及兩名侄子由廣東梅州五華縣移居香港坪洋,經歷了依山吃山、以打石為生的日子,後來耕種農田。到了20世紀60至70年代,日子雖然並不富裕,但在中國大逃亡的浪潮中亦接納和照顧了很多從大陸逃到香港的人。陳奕芳說,那時每戶人家自己的溫飽亦難以為繼,但仍能把僅有的麵包分給落難的同胞,實屬難能可貴。

300多年間,坪洋村經歷了時代的變遷,至今仍保存著善良淳樸的民風,相傳亦有神龍護佑。陳奕芳表示,村中人義字當頭,講的是江湖義氣,個個會武功,50歲以上者很多都會書法、懂歷史,能寫詩作對,可謂文武雙全。

鄰里相望順應天意

淳樸的民風,造就出遠離都市喧囂、鄰里如親守望相助的古時生活氛圍,中秋更是坪洋村最喜慶的日子,除了自製花燈(走馬燈),還會製作和發放相傳源自三國時代的孔明燈祈求平安,因村中人相信順應天意可安享盛世。這個傳統直至去年因安全問題而停止。

近年,坪洋村成立村務委員會後,每年中秋都會設盆宴,招待全村人一起歡慶,吃盆菜、看歌舞表演、遊戲抽獎,熱鬧如嘉年華。村中人熱情好客,就連村中的外來人和租客亦被邀請參加盆宴,希望村里鄉親更似一家人,鄰里關係更加團結融洽。

坪洋村村民與人為善、與世無爭、順應天意,很多人相信「真、善、忍」,令坪洋村到處開放三千年一見的優曇婆羅花,相信福德會一路延續下去,惠澤後代。

今日是中秋節,大坑浣紗街昨晚已率先舉行中秋舞火龍活動,一連3日為居民祈福。(宋祥龍/大紀元)

長67米、用珍珠草紮成的火龍,龍頭重48公斤,龍身插滿逾7萬支枝線香,由約300名大坑村民舞動。(宋祥龍/大紀元)

舞火龍儀式由擂鼓啟動。(宋祥龍/大紀元)

大坑一連三日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的傳統習俗,源於19世紀大坑村袪除瘟疫的傳說,目前只有薄扶林和銅鑼灣大坑有保留,當中大坑從中秋前一天起,一連三日舉行盛大舞火龍活動,龍頭先放在大坑蓮花宮觀音廟舉行祭祀儀式,不少市民亦前來上香。長67米、用珍珠草紮成的火龍,龍頭重48公斤,龍身插滿逾7萬支枝線香,由約300名大坑村民舞動,中秋日則移師到維多利亞公園,和市民同樂。

因為是客家傳統習俗,過百年來只有男性才可以當舞龍者,女孩只可舉蓮花燈。但今年的大坑舞火龍出現百年來第一位女鼓手,由八十後的朱自然擔任音樂組總組長。自小受舞火龍傳統耳濡目染的朱自然,雖然搬離大坑超過20年,但仍堅持每年回大坑籌備及參與,她希望將舞火龍這項傳統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何嘉林

相關新聞
大坑舉行舞火龍晚會 冀驅除SARS瘟疫
圖片新聞:香港大坑舞火龍
中秋百年傳統 薄扶林村「七星伴月」舞火龍
組圖:港近20萬人維園賞花燈舞火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