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安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近日在日內瓦向聯合國提交了兩年一次的人均生態需求面積(Ecological Footprint)報告,根據報告,在過去幾年中澳洲的人均生態需求面積排名有所提高。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這份報告名為《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把世界152個國家的生態需求面積進行排名,並警告說為維持現代社會的需求,地球正在透支。
生態需求面積(也稱生態足跡或生態佔用)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里斯(William E.Rees)教授提出。其中認為,人類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產活動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資源,並且產生大量的廢物,生態需求面積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積來估算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從而評估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和環境的影響。它是衡量人類對地球生態與自然資源的需求的一種分析方法。
根據報告,澳洲人均生態需求面積排名13,這主要是由於碳排放、莊稼和放牧所需的土地面積所致,2012年澳洲排名第七。
報告還發現,短短40年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下降了一半以上。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會長奧戈曼(Dermot O’Gorman)說,生物規模多樣性的喪失損害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這是人類生產和消費方式造成的直接後果。
人均生態需求面積排名第一位的是科威特,其次是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丹麥、比利時等國。新加坡排名第七,美國排名第八。
報告表示,如果世界其它地區的人要像澳洲人一樣生活,需要3.6個地球才能滿足需求。高收入國家的人均生態需求面積是低收入國家的5倍。雖然低收入國家生態需求面積最小,但他們通常遭受最大的生態系統的損失。
報告還提到昆省的大堡礁環境有所改善,由於昆省海岸農業創新,使大堡礁農藥污染減少了15%,化肥污染減少13%。
責任編輯:瑞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