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常常出現在威脅接近的時候,當你認為未來是一片黑暗,你就會想要做好準備,阻止不好的結果發生。一個人產生焦慮的感覺時,最先反應在思想上,然後才是身體,例如考試之前,大家除了局促不安之外,身體常見的反應就是頭痛、反胃和流汗等症狀。
人只要對外在壓力感到擔心、害怕,焦慮的情緒就會自然流露。它的出現是為了保護我們,讓我們在真正遇到危險之前,能有所準備。所以,越接近考試的日期,焦慮的警報器就會嗡嗡作響,目的就是為了督促我們開始好好準備。
可是,如果我們的焦慮從一段時間,延長到生活中的每一天,會發生什麼事呢?
持續不斷的焦慮是一種有毒的焦慮,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極度焦慮,這樣的人只要碰到新的情況、變化,或是遭遇不幸事件,就會像縮頭烏龜一樣馬上躲進殼裡,默默忍受一切變化。另一種則是長期的焦慮,這類人每天面對挑戰都會害怕得方寸大亂,毫無頭緒。
以上不管哪一種類型的焦慮,都無法再促使你好好準備,反而會讓你感到無力、空虛,覺得悲觀又沮喪,生活沒有意義,並產生極端的負面想法,完全身陷泥淖,必須花更大的力氣達成原本設定的目標。如果繼續以這種模式生活,人際關係也會出現極大的問題。最後,你失去的不只是快樂或愛這類正面情感,而是所有盡情享受生命的權利。
如果你也有以上這些情緒,那麼,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找出負面焦慮是從哪裡來的。唯有找到根源,才知道如何對抗,減少毒性的發作,讓焦慮以原本的良好面貌再次出現。
找出焦慮的關鍵所在
想想看,碰到工作壓力、經歷一段旅行,或準備一場考試時,你有多少次會覺得害怕、不安或擔心?
如果你的回答是常常有這樣的感覺,那麼,你的焦慮就是處於有毒狀態了。
首先要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腦子想出來的,因此要先好好觀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不曾靜下心來檢視自己的念頭,那麼請稍微想一想,自己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都在思索些什麼?你的腦袋到底一直繞著什麼轉?那就是你有毒焦慮的關鍵所在,因為你腦袋裡的思緒正在用錯誤的方式詮釋現實。
想的不一定是真的,這你當然明白,但你內在還是會在某種程度上相信自己的感覺——也就是說,你依然會覺得那是真的。這就足以讓你產生焦慮,因為只要你的腦袋認為會發生某些不好的事,就會開始傳遞焦慮的症狀。所以,你必須學會不讓不真實的事物毒害你,學會讓腦袋遠離情緒的毒害。請謹記:「你無法避免焦慮的鳥兒在你頭上徘徊,但是你可以不讓它們在你腦海裡築巢。」
透視有毒焦慮的症狀
不要覺得自己很可憐,其實在這個時代,焦慮是很普遍的毒型情緒。仔細觀察每天的生活,無論是在學校、家裡或工作場合,你是否發現許多人會無意識地咬指甲,或是藉由暴飲暴食排解壓力?另外,你一定也碰過有些人在重要時刻口中會念念有詞,有些人會便祕,有些人體溫會升高,有些人會狂流汗,有些人則會口乾舌燥。
我們常常說:「我很好。」事實上,我們感覺到的好都是不真實的。以上這些症狀沒有一個是身體或器官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反而是很清楚的警訊,而且非常有可能是焦慮的表現。
假如你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身、心、靈都會受到影響。就算你想要否認、掩蓋,你的身體還是察覺得出來。
若過度焦慮,我們會想辦法讓這種有毒的情緒冷靜下來,因此可能開始暴飲暴食,或是埋首工作。最糟的是,我們把這樣的行為當作自我療癒的方式。
以下列出一些焦慮最常發生的症狀:
.害怕或恐懼
.沒有安全感
.擔心
.驚嚇
.鑽牛角尖
.猶豫不決
.失眠
.覺得處處受限,無法掌控自己的生命
.過動
.對事物失去興趣
.動作笨拙
.喃喃自語
.神經痙攣
焦慮症狀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隨著時間推移,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更嚴重的症狀:
.心跳加速
.高血壓
.胸口沉悶
.窒息感
.反胃
.消化不良
.腹瀉
.肌肉緊繃
.呼吸困難
.汗流浹背
.全身無力
.早洩
十九世紀英國的知名牧師查爾斯.司布真說過:「焦慮無法透支明日的擔憂,只能消滅今日的力量。」不斷地思索未來、擔心自己,過度想像可能發生的一切(事實上卻從未發生),真的會讓人疲倦不堪。我們的腦袋需要休息,需要一些平靜。試試看,當你放輕鬆時,所有讓你無節制地焦慮的因子,都會再次回到可控制的狀態。
焦慮與壓力是一樣的嗎?
我們的生活需要一定劑量的壓力,這一點毒都沒有。就如同想要讓小提琴發出美妙的聲音,弦就必須拉緊,因為太鬆的弦製造不出聲音(但太緊又會斷掉),人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緊張。而激發緊張感的因素可能是一場考試,也可能是因為家人去世而必須扛起家計,狀況不一。
「生活裡有壓力」不等於「有壓力的生活」。前者是很正常的,無法預料,由生活中的種種情況造成,但後者就有毒性了,是自己製造、是自找的,因為我們讓壓力變成習慣,而且,我們不知道有另一種過日子的方式。
當有過多的外在要求,而你的身體無法面對這些要求時,便會產生壓力。那是一種緊繃,一種破壞平衡的生理或心理壓力。美國有一項花了十年進行的研究,對象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壓力的人。研究結果顯示,這類人的死亡機率比其他人高四成。而單單在阿根廷,每年便有百萬人因此死亡。
人的身體只要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就會分泌兩種荷爾蒙:腎上腺素與皮質醇。
腎上腺素會提供你能量,讓你有一種不死的感覺,彷彿只要你想要的都可以達成。這種能量會提升你興奮、渴望與熱切的程度,也會讓你的視覺更加敏銳。但人在累積了好幾個月的怒氣、怨恨之後,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這時,腎上腺素就成了毒藥。
皮質醇是一種好的荷爾蒙,但假如分泌過量,會讓血糖升高、體重增加,並導致骨骼裡的鈣、鎂、鉀流失。
長時間處在壓力之下的人,很可能腎上腺素成癮,身體也會自然分泌這種荷爾蒙。這樣的人需要感受到壓力,一般而言,他們會從事一些危險活動,而且總是在尋找爭吵或打鬥的機會。
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長期忍受夫妻衝突、暴力父親或受虐母親的人從來不曾試圖完全放鬆,永遠在為小事爭吵,因為他或她的身體想要腎上腺素。
各種不同方式的刺激,都會讓我們有所反應,就看你如何詮釋發生在生活中每一件事。有些人會面對每一項考驗的壓力,有些人則不會,因為就算是同一種刺激,每個人對這項刺激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摘自《毒型情緒:侵蝕你美好人生的15種負面有毒情緒》 方智出版社 提供
責任編輯:顏靜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