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榜前三名均與江派有牽連

人氣 16050

【大紀元2014年08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琦驍綜合報導)據8月28日最新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成為中國內地富豪前三名,但這三人都與江派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捲入了中南海博弈政治漩渦,都已經被習近平當局注意上。

馬雲和江澤民孫子有驚人利益勾連關係

據8月28日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擁有218億美元淨資產,成為中國首富。馬雲與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有著驚人的利益勾連關係。

此前,4月10日,路透社披露,2012年,馬雲與江志成見面。由江志成於2010年創立的博裕加入馬雲用71億美元購回雅虎對阿里巴巴40%的股權談判,博裕向阿里巴巴投資5000萬美元,按現在的估值,博裕從中賺取1.25億美元。

2013年8月,江志成掌控的私募基金博裕投資,宣佈將募集15億美元資金,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投資者。2014年7月22日,阿里巴巴聲明,截至6月底,博裕資本持有0.55%的阿里巴巴普通股。

8月16日,港媒《蘋果日報》論壇上有帖子稱,江志成、馬雲和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商場上的聯手結盟,其背後的計劃是精心在互聯網和金融等核心行業佈局,一旦時局有變,能迅速推出自己人登頂政壇,接掌中共政權。

帖子稱,江志成、劉樂飛和馬雲攪和在一起,有些動作已經引起中南海的高度警覺,認為其一些作為已經是在挑戰紅線。

今年3月份,中共四大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聯手封殺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使馬雲大為不滿,隔空掀起罵戰。

江澤民侄女是騰訊高管 湯燦成基金會形象代言人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以163億美元的身價,位居中國富豪榜第二位。和馬雲一樣,馬化騰和江派勢力也有非同一般的關係。

2014年4月,有北京的消息稱,騰訊早被江澤民集團的人馬所操控,江澤民侄女現任騰訊公司高管。

消息指,為實現控制互聯網輿論的目的,在江派前常委周永康和江澤民長子江綿恆運作安排下,江澤民的親戚江x於2011年加入深圳騰訊公司,並負責運作騰訊的政商關係。

消息稱,江x負責所有騰訊QQ公司的政府事務,尤其是其牽頭與國安、公安部深度合作,操作與公安部、「6.10」辦公室(專門用於迫害法輪功的特務組織)建立工作站,深度介入騰訊公司的通訊數據業務,進行數據過濾和監看。

消息指,在控制了騰訊公司以後,江澤民侄女利用其高管的身份,頻頻下令刪除一切不利於江家的言論,有步驟的散播溫家寶子女問題、李鵬家族問題,將矛頭推向他人,以確保江澤民不成為眾矢之的。

另有北京的消息稱,有「公共情婦」之稱的歌星湯燦經周永康親自介紹、江澤民的侄女從中牽線搭橋,於2011年4月與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見面,雙方一拍即合,隨即湯燦被騰訊慈善基金會聘為形象代言人,年代言費3000萬元。

騰訊此後還舉辦活動向外界高調宣佈湯燦為基金會形象代言人,周、薄政變計劃敗露後,湯燦因為賣身監控高層遭到中紀委調查,騰訊網才不得不尷尬撤下相關新聞。

百度捲入江派周、薄政變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淨資產為158億美元,位居中國富豪榜第三位。李彥宏此前捲入了江派針對習近平的周、薄政變計劃。

據此前報導,在周永康、薄熙來為整垮胡、溫及習近平後並奪取中國最高領導權的政變計劃中,全面控制網絡輿論是重要的一環。

2009年,薄熙來在兩會期間,秘密約見百度總裁李彥宏,提出幫助百度擠壓競爭對手谷歌,壟斷搜索引擎市場的計劃。條件是百度要配合重慶方面指示,解禁海外親江媒體對習近平及胡、溫的負面報導,主要涉習近平的報導,李彥宏表示同意。

2009年7月初,百度曾經停止了對習近平抹黑報導的解禁。但是,薄熙來指使重慶的四家企業向百度「進貢」,截至2009年末,共進獻了二億三千萬人民幣。2009年10月,百度再一次對習近平的負面報導解禁。最終,谷歌在周永康、李長春等人的策劃攻擊下,退出中國大陸。

2010年3月,薄熙來、周永康先後接見百度總裁李彥宏,按中紀委有關口供筆錄的說法,他們做出了「相當縝密的攻擊胡錦濤、溫家寶和習近平接班的網絡宣傳計劃」。

隨後,周永康、薄熙來用隱蔽的手法,將類似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溫家寶兒子溫雲松的經商腐敗信息,習近平女兒習明澤與多名外國男子淫亂等,通過百度貼吧、知道、空間等大肆傳播。

不過,隨著薄熙來2013年被判處無期徒刑,周永康於今年7月29日被立案審查,江派大勢已去,百度近期可能有轉向,但其曾在敏感時刻開放有關江派活摘器官罪惡的信息,解禁有關「法辦江澤民」的消息。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江澤民孫子參股的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遭國內四大銀封殺
江澤民周永康暗控騰訊 QQ和微信不安全
江澤民孫在港圈錢遭圍堵 中南海搏擊江家地位不保
江澤民侄女牽頭 國安介入騰訊監控QQ微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