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小清綜合報導)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歌劇教育家、被譽為「世界十大男高音」之一的卡洛•貝爾崗齊(Carlo Bergonzi)上週五(25日)以90歲高齡病逝。生前他被視為威爾第歌劇的權威詮釋者。
米蘭的意大利發育研究所(The Italian Auxologic Institute)於本週一(28日)確認了貝爾崗齊過世的消息,但沒有提及原因。
從男中音進入高音音域
貝爾崗齊1924年出生在帕爾馬的維達蘭佐小城,離威爾第的莊園只有2公里之遙。6歲開始父親就帶他欣賞歌劇,小學畢業後參加教堂唱詩班,14歲時決心成為職業歌唱家。從16歲開始,貝爾崗齊開始學唱男中音。
二戰期間,貝爾崗齊曾在戰俘營中被關押三年,戰後回到教堂唱詩班,音樂生涯再出發,後進入帕爾瑪博依托音樂學院學習,1948年首次登台演歌劇。1950年,他在無意的模仿中發現自己竟能唱高音C,三個月後即主演了《安德烈•謝尼埃》(Andrea Chenie),此後又受邀演唱了一系列威爾第男高音的角色。
憑天生直覺詮釋威爾第
貝爾岡齊一生曾演唱過80餘部歌劇作品中的男高音主角,其中包括威爾第的全部28部歌劇,被視為威爾第歌劇的權威詮釋者。
他曾說:「我從小就受到了威爾第音樂的影響,也可以說我的成長環境給我帶來了威爾第的細胞,令我對他的作品有著一種天生直覺。我對他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對人物聲音的處理以及對樂句的處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這種直覺上的。如果說我有甚麼秘訣的話,那也是先天的因素大於秘訣。」
「美而溫暖」的「紳士派」
貝爾岡齊從不演唱超出自己聲音的角色,被稱為「紳士派」。他承認自己的外形條件和舞台形象對歌劇而言不甚理想,曾表示:「我知道甚麼樣的外形才適合我演唱的角色,但我嘗試用聲音來表演。恰當而純粹的聲線傳達才是最重要的。」
1956年,他在大都會歌劇院(MET)首次登上紐約的歌劇舞台,1996年在卡內基音樂廳進行了告別演出。MET在致悼時形容他的歌聲「優美而溫暖」。此外,他還經常在米蘭的斯卡拉大劇院和維羅納的競技場登台獻唱。
致力歌劇教育提攜後進
72歲時,貝爾崗齊結束演唱生涯,此後全心投入歌劇教育事業,每年舉辦為期五個月的大師班和貝爾岡齊聲樂比賽。中國大陸歌唱家范競馬、鄧小俊、遲頌等都曾參加過他的大師班。
貝爾崗奇經典歌劇唱段
(責任編輯: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