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加拿大老字號商家倍感壓力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近年來,外國零售商蜂擁進駐國內市場,短短幾年間,加拿大國內市場新增數百家零售店,令國內老字號零售品牌備感壓力。Retail Insider創辦人兼零售分析師派特森(Craig Patterson)說,多年養成的驕橫自滿,缺乏創新,會使得加拿大一些國內零售品牌走上不歸路,最終被外來者吞沒。

本土零售品牌被擠壓

的確,加拿大國內一些零售連鎖正日益走向滅亡。如蒙特利爾的Jacob連鎖,曾幾何時,國內幾乎所有的主要購物中心都有其身影,但如今已處於破產保護境地,未來幾個月內,其所有旗下分店都有可能關門大吉。魁北克的Le Chateau服裝連鎖,1980年代一躍而成為兒童服裝的傳播使者,如今也面臨現金周轉困境,過去5年內股票一路下跌85%。

目前其他連鎖,雖還沒被債權人訴至法庭,但被追債的日子估計也不遠了。外國零售商的蜂擁進駐,對Sears、Indigo和 Reitmans等本土主要零售品牌打擊最為嚴重,目前這3家品牌前景仍處於風雨飄搖中。

Sears日益邊緣化

Sears可追溯至19世紀,最初是1家美國零售店,1953年通過和Simpson’s百貨合夥方式進駐加國市場。到1990年代,93%的加人居住地10分鐘距離內就有1家Sears店。後趁Eaton’s連鎖管理不善,收購Timothy Eaton’s零售帝國殘存力量,到2000年營收破63.6億。但隨著近年同店銷售額連年下滑,到去年這一數字跌至不到40億。

造成Sears每況愈下的原因,有可能是沃爾瑪1994年入侵後開始鉚足勁和Sears搶奪中產消費群,還有Home Depot 和Hudson’s Bay等也開始加強女性服裝業務。隨著銷售業績日益下滑,Sears開始日益退出像多倫多市中心Eaton購物中心等大城市繁華商圈,退守郊區和農村市場。派特森說,此舉只會導致Sears這一品牌越來越和城市消費群脫節。

他說,Sears出售的物業租賃權所得,都以特別紅利方式進了股東腰包,意味著用於業務投入的資金所剩無幾,使得品牌日益邊緣化。此外,從其店內貨品來看,可發現Sears從不曾也不會了解自己的客戶。今年5月,美國母公司將其在加拿大Sears集團內的控股權益掛牌出售,但估計難找到買家。

Indigo眾多翻身措施 收效甚微

曾盛極一時的Indigo書籍與音像連鎖,近年也因Amazon網店的衝擊開始日益走下坡路。四面楚歌之下,Indigo 執行長瑞斯曼( Heather Reisman)做了許多努力,如先是開網店與Amazon一較高下,今年1季度其網售業績雖去年同比有提高,但畢竟幾百萬的網售業務只佔其數億總銷售業務的小小一部分。

Indigo實體店和Best Buy電子零售連鎖一下,如今也只起個櫥窗擺設的功能,即消費者到店內看中產品,回去再以更便宜的價格網購。Indigo還嘗試希望通過拋枕、蠟燭和禮品等日常用品來翻身,但2013財年仍虧損3100萬。總之對於Indigo各種嘗試努力,投資者就是不太抱信心,股價已從2010年盛極時代的18元跌至目前的10元左右。

如今Indigo和Sears命運差不多,不斷關閉黃金商圈分店。派特森說,Indigo恐怕只能靠瑞斯曼的個人努力才能倖存,但無論他個人再努力,也無法避免書籍音像業務不斷萎縮和網售轉型的必然。

Reitmans四面楚歌

創辦於1926年的蒙特利爾女性時裝連鎖,近年來隨著國內女性時裝市場日益飽和,日子也很難熬:過去5年內股份劇跌56%,過去6年來全國950家旗下不同品牌分店同店銷售額持續下滑,今年6月旗下的169個店內Thyme嬰幼銷售店在推出不到2年後紛紛關閉。

派特森說,Reitmans這樣的品牌未來仍四面楚歌,這一危急關頭,要麼做更好的市場定位,要麼就是被他人吃掉。其中Reitmans雖仍擁有一定的品牌忠誠度,但市場畢竟在萎縮,消費群也日益老化,如再不調整更好迎合年輕一代需求,就只能死定了。

(責任編輯:滕冬育)

相關新聞
嚴重缺水 加雨林區商家將停業
溫哥華40多商家起訴加拿大綫
內外交困  加拿大電子商家節日遇寒流
加拿大線訴訟上訴案 甘比街商家無獲賠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