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人員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供應商要求最低數量。供應商認為如果訂單的數量小於某一個數目,生產就不划算、不經濟,因此會向客戶要求最低數量(minimum order quantity)。
最低數量會迫使客戶提高訂單數量,超出實際的需要量。若為了滿足供應商最低數量的要求,往往多訂購的數量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用完,或是最後可能留下一堆用剩的呆滯料庫存。
製造業往往會存有最低數量的觀念;但是服務業面對消費者,最常見的訂單數量都是一,例如一個比薩、一份餐點、沖洗一張照片、或是打製一隻鑰匙,快遞公司也會送一個包裹給客人,這些都沒有最低數量限制,因此訂單的量才可做得開、做得大。
製造業如何打破「量大就是美」,以成本為導向的觀念,改為「一個也願意做」?
其方法就是從大量生產改為依照客戶訂單少量多樣生產。其關鍵就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產品或使用的模具可否做到快速切換,縮短換模和製程的時間。
例如使用相同的製程生產不同口味的比薩、使用同樣的機器沖洗放大客戶不同的相片、或是以同樣的機器打造一隻隻不一樣的鑰匙。
如果可由大量改為少量,甚至於一個也做,大或小訂單通吃,則商機就可擴大。
如何破除最低數量的限制,需要供應商、製造業和客戶一起來溝通和持續努力。@
摘編自 《管理拾穗部落格》 安瑟管理Arthur 提供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