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20日訊】 (大紀元記者岳青報導)原《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張庭賓在他的新書中的預警:未來3年,中國80%富人將返貧。他認為,中國富人返貧,「首當其衝的是礦產、房地產和鋼鐵等重污染領域。」
改革開放後 「造富運動」三階段
據《河北青年報》報導,在張庭賓看來,過去30年,中國的造富運動,無論從人數上,還從財富總量,均令西方瞠目。
1980年代,當時暴發戶主要是「倒爺」,靠特權批出內部低價商品,轉手到市場高價賣出,小到肥皂,中到電視,大到鋼鐵汽車。其巔峰是1989年牟其中從俄羅斯倒來一架圖154飛機,轉手賣給了四川航空,這讓他成為中國最大的「倒爺」。據他後來自稱從中賺了8000萬到一億元。
1990年代,主要靠四種模式:1、民營製造業,比如廣東順德的美的、科龍、格蘭仕等,始創是鄉鎮企業,後轉為私企;2、海南房地產泡沫使著名的投資家王功權們淘得第一桶金;3、股市坐莊暴富。1990年A股開啟後,坐莊操縱盛行,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4、走私。如廈門遠華案的賴昌星,規模上百億,將大批高官拖下水。那時,10億元資產者算是大佬了,也有極少數近百億級的。
2000年至今。1、「世界工廠」。國際資本與中國廉價勞動力結合,很多民營製造業老闆抓住這個機遇,成為億萬富豪;2、「房地產市場化和礦產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把屬於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掛制度將價格推到了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極限,造就了一個人類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3、「人民幣升值引發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助推了2007年的超級A股大泡沫頂峰、2011年創業板造富頂峰、2013年樓市頂峰。
中國經濟「由實轉虛」
張庭賓認為,目前國內經濟已出現下滑趨勢。他認為, 2005 年以前是「世界工廠」和外貿創富的高峰期,之後隨著人民幣升值開始走下坡路;2006~2007年是股市財富高峰期;2011年創業板火爆,成為PE、 VC財富高峰期;2012年中國商業銀行利潤達到峰值,而隨著利率市場化和流動性緊張盛極而衰;2013年,中國樓市財富效應很可能是達到峰頂了。
2014年,很可能是中國經濟的另一大泡沫——短期理財產品達到峰值。中國人的財富主要藉助這些上漲行情,低買高賣而獲得的。
他在書中寫到,「在此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一個中國經濟『由實轉虛』的軌跡,即財富由創辦實業——投機獲利——放貸食利。這意味著中國人實幹興邦越來越受到壓抑,投機取巧成為主流,這是一個國家經濟盛極而衰的顯著徵兆,」個人財富已面臨下滑的趨勢。
八成富人將返貧
張庭賓認為,過去35年來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人口紅利、廉價資源環境和民營機制創新。人口和資源都已經嚴重透支,民營經濟發展遭遇權貴外資的遏制。
中國人過去傳統的「單邊做多」(無論是在實業、股市、黃金還是樓市中低買高賣)的創富模式,已經或正在走向盡頭。所以他認為 如果仍然依照傳統的思維和投資方式,能夠保住過去的財富積累都是奢望,甚至80%的富人都可能被打回原形,變成窮人。
張庭賓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他建議由「單邊做多」轉向「做多」和「做空」兩手都要硬的雙邊操作;由「雞蛋都放在人民幣一個籃子」中,轉向資產的全球、全品種配置;由過去主要依賴政府配置資源獲得財富,轉向依靠智庫、技術專家的模式。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