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慎對爭訟背後的原因

作者:陳竹月
font print 人氣: 104
【字號】    
   標籤: tags:

以前讀書的時候,我不明白為何孔子要提倡「無訟」,而古時地方官政績良好者,為何以「民間無訟」來讚美其德政。等到年齡漸長,更尤其是當了老師,耳聞也親歷一些訴訟事件,才曉得許多投訴原本都是意氣之爭,原本都能慈悲善解。

被「告怕了」的老師

這裡講的,不包括那些確有冤情、無辜被害,應當扶善懲惡,以昭公道的事件;而是無中生有的蓄意誣賴,要以投訴來傷害或困擾當事者,成為一種攻擊手段的情形。

如老師為了補強教學,經詢問學生與家長後,讓不想午休的學生自由補考不及格的科目,卻遭厭其嚴格的學生申訴「干擾同學休息時間」;或是老師為了勸架,抱住肢體衝撞的學生,導致同學瘀青擦傷,被不想受懲處的學生控訴「傷害罪」;或是老師好心送同學回家,同學卻又偷溜出去發生意外,家長執意控訴老師……雖然有些案件最後還了老師清白,不能說毫無傷害,以至於老師有「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態。無怪教育局辦其他名目的教師研習,參加者往往意興闌珊;一辦「教師法律研習營」,人數就創新高,實在是因為老師「被告怕了,想藉此保護自己」的緣故。

爭訟之害 難以想像

訴訟表面上是追究現世的公平正義,但或許「事出必有因,凡事非偶然」。我曾遇過某位同學的阿姨,不滿同學因言行不當被記過的「委屈」,自恃與民意代表關係匪淺,列舉種種不實控訴,著實令我消沉困擾了一段時間,爾後憑著信仰走過來,盡力保持平和、感謝的心態,總算風平浪靜。臨畢業前,我忍不住問那位同學:「為什麼當時阿姨要這樣告老師?」他答:「我不知道。」我又問:「難道沒有和她說清楚嗎?」同學說:「她後來得了癌症,去靜養了,也就沒有提。」聞言我不禁心中一凜。想起多年前,有一位命理人士說我在十幾年後(也就是當年)會有嚴重到要開刀的疾病。時光荏苒,我健康依舊,或許那個劫難是這樣被消掉了也不一定。

後來與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聊起這件事,她說她也有相同體會。數年前,她一向奉公守法的母親,竟被誣指為一樁車禍的肇事者。所謂「賠償事小,名譽事大」,母親因此纏訟多年,最後終於勝訴,卻元氣大傷,難掩抑鬱而逝。多年後,朋友巧遇那位家屬,意外得知他們家族中一位自認為知法懂法、力薦他們提告求償的親友,年紀輕輕突遭喪偶之痛;而這位家屬也身陷名譽毀謗的刑事訴訟,言語間激憤不平,說此生未曾受過如此冤屈。朋友嘆了口氣說:「他總算能了解我母親當年的心情了。」

善良人心才是社會良藥

聽了朋友的故事,令我深思冥冥中自有定數。古人說:「天理昭彰,報應不爽」。或許有人不信因果之說,要知道爭訟者往往心存「報復」與「憤憤不平」,對於心理健康傷害甚大,自然容易疾病纏身。如果雙方都能「一笑泯恩仇」,以更智慧、良善與正面態度處理,哪需要蒐羅罪證、對簿公堂呢?畢竟能夠改變社會,帶來光明希望的,從來不是律法,而是寬容善良的人心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身為教師,應該針對如何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使其不受外來不好因素的影響。學校家長或地方上難免有些比較特殊的人,要避免以特殊眼光看待,他們更需要被尊重與肯定其好的一面。不要觸動人性負面的因素,盡量善意的對待,就能化解暴戾與衝突。在教好學生的同時,無形中也教好了我們的家長。
  • 新學期的開始,班親會就是一座很好的橋樑,妥善運用班親會,可以獲得極佳的教學相長效果,而且,對於日後的親師溝通,具有事半功倍的功能。如何營造溫馨、有趣、創意及有效率的班親會,實在是每位導師必備的能力。
  • 由於目前少子化現象,父母加倍疼愛子女、學生權利高漲,不難聽到一些老師因為嚴格管教導致同學反感,而有群起「罷免」老師的事件。更有家長在學生面前肆意評斷老師,動不動上告校長、媒體、法院與議會,掀起無端風波,造成無謂紛爭。難怪許多夫子對於目前的教育現場萬般灰心,直言:「不如不管的好。」
  • 某天,女兒放學回來,得意地對我說:「媽媽,今天在學校,我把你打我的事告訴老師,她還記在筆記本上。」我大驚失色問:「怎麼回事?」女兒答:「我也不知道,我跟尤哈老師(她的班主任)說媽媽用厚尺把我打得很痛,因為我下午4點下課,5點還沒回家……」
  • 初入教育界那一年,有一位資深老師勸誡我們這些菜鳥老師:「不要隨便把自己家裡的電話告訴家長。我給學生的手機都是另外辦一個門號,也從來不讓學生知道我住的地方。」這位老師的忠告並非出於冷血,而是肺腑之言......
  • 聊天時,有一位老師略帶抱怨的對我說:「每一次,只要我們班的哪個同學出問題,我把家長約來學校商談以後,下一次的班親會就再也看不到這個家長。」她認為,因為孩子的作為讓父母感覺失盡顏面,為了不想面對這種不愉快的狀況,家長就選擇「淡化與脫離」。自然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親子或是親師之間的關係與成長,完全沒有加分效果。
  • 教育是百年大計,孩子是社會國家未來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貴人,老師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任何人都不應該輕言放棄這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 老師出了一道奇怪的作業:列出所有你討厭的人。不過,沒人知道下一步是什麼。然後,老師請學生帶蕃茄來上課,並且在蕃茄上面寫下那些討厭的人名。
  • 孩子們懼怕老師是極為常見的事情,尤其在新學期伊始。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長週末或寒假結束後返校時。家長們既要教會孩子對陌生人保持適當的警惕,還要讓孩子輕鬆地面對那些可信任的成年人,這對我們來說還真有些難度。不像稍大點兒的孩子,年幼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區分事物的程度,也無法憑直覺感知危機,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經年纍積才能達到的。
  • (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開學之際,我知道許多家長正考慮去見孩子的老師。家長去見老師可能會有多種原因。例如,自我介紹、向老師提供更多關於自己孩子的信息、關心學校如何開學等等。如果你正打算去見孩子的老師,在這裡我想與家長們分享一些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