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吳雪兒香港報道)香港政府就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進行5個月的公眾諮詢,即將在5月初截止。近期各界均聚焦在特首選舉上,民主派極力爭取沒有篩選的真普選,希望盡量擺脫中共操控。此問題已經上升到國際層面,美國近日高調表態關注香港的普選問題。除了特首選舉,在立法會選舉上,中共一樣不肯鬆手,從今次諮詢文件隻字不提取消功能組別就可看到。有香港商會小頭目向《大紀元》獨家爆料指,中共透過成立各種商會及不同名目的組織,進而操控功能組別的選票,達到控制選舉結果的目的。
今次特區政府公佈的政改諮詢文件,被批評是「鳥籠式」諮詢,在特首選舉方面,只是重申按照《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決定,特首候選人必須由提名委員會以「機構提名」產生,暗示不符要求的特首候選人提名建議,政府不會接受。在立法會選舉方面著墨更少,在55頁的諮詢文件中,僅7頁討論下屆立法會產生辦法,整份文件不單沒觸及取消功能組別問題,就連立會的分組點票表決辦法,文件也暗示不會改變。
功能組別違反平等原則
功能組別一直備受詬病,一是破壞「平等原則」,有些人可投多過一票;而且採用「公司票」而非「個人票」,顯示不是所有該行業的人都有投票權。二是所謂「均衡參與」是借口,一些被邊緣化的社群沒有代表。三是集團的負責人一人控制多票,選舉結果容易受操控。四是功能組別不是由全民普選產生,只向業界人士問責。當局聲稱設立功能組別是為了廣納不同界別的意見,但事實上,不同界別的選民基礎差距甚大,例如漁業登記選民只有156人,但教育界卻有92,957人。
目前香港立法會有35席功能組別,佔全部議席的一半,撇除變相全民直選的5席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俗稱「超級區議會」)議席,餘下的30席議席,包括金融界、教育界、法律界、勞工界,還有已經在香港甚少人從事的漁農界、紡織及製衣界。這些界別的選民人數非常低,而且並非所有從事該界別工作的人士有權投票,在某些界別中,只有公司董事或公會代表的團體有投票權。更離譜的是,每屆都有不少親政府的政黨人士在功能組別上,因為沒有其他參選人而自動當選。
針對今次功能組別的問題,公民黨與香港2020今年1月初公佈解「毒」政改諮詢文件,指文件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功能界別抵觸普選定義的《基本法》律原則,不符「普及」、「平等」原則,要求最遲2020年必須全面取消。
去年底,真普聯委託港大民研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逾四成受訪者支持盡快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以及取消立法會分組點票制度。
中共嚴控功能組別控制議會
由於立法會內有所謂的分組點票,中共及港府往往透過操控功能組別的投票否決市民關注的議題,如平反六四議案、反國教、引用特權法查梁振英及李慧玲被封咪等。
中共嚴控功能組別選舉一直是公認的事實,疑似種票事件在各個界別層出不窮。例如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團體選民便被媒體揭發包括多個由親共派掌控的所謂「文娛藝術團體」,如觀塘區文娛康樂促進會及東區文藝協進會,前者會長是觀塘建制派區議員潘兆文,後者主席則是民建聯區議員鍾樹根。這些組織的性質僅屬地區街坊文娛會,卻能取得選民資格,並選舉全港文化界的特首選委。
至於體育界則被指為「福建幫」的天下,其中「大本營」籃球總會的18名正副會長之中,就有14名是閩籍,屬下40多個男女球會,包括天天男籃、天天女籃,全部都是選民。
主要由功能界別組成的特首選委會,被中共控制的情況更為嚴重。公共專業聯盟2011年12月發表統計數字,指選委會自動當選或是當然委員的631名選委中,最少有162人與中共有密切關係,例如持有人大代表的身份,或擔任中資機構的管理層等,當中政協人數達95人,而且數字還未計及與中共關係曖昧人士。
功能組別「合法種票」
在過去的選舉中,不時傳出有中資機構逼員工簽協議書投票給建制派,還有一車車的阿公阿婆「旅行」後順道投票,甚至安排已經移居大陸的港人返港投票等等。
在香港的功能組別制度下,行業內各類「合法種票」已是不爭的事實,黑箱工作、買票賄選的情況時有發生,且有人曾被定罪入獄。
以飲食界為例,雖然滿街都是食肆,但如果食肆不願付出過千元「過路費」加入五個指定商會之一,不論食肆如何受歡迎,都沒資格成為選民。譬如,職業訓練局的調查顯示,全港有六萬名資訊科技從業員,但只有少於一成人為選民,「過路費」的阻嚇性顯而易見。而有意參選者,更有可能控制選民「成份」。
過去區議會也曾爆出嚴重種票的情況,當中還涉及中共政協參與種票。◇
(責任編輯: 何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