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心臟病是全球頭號殺手,2010年香港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高達6,630人,且每年均有上升趨勢。全港每年約有200名病人要安裝心臟除顫器,香港大學上月成功為2名病人安裝「完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是亞洲首兩宗個案。新手術無需經血管置入電極,大大減低心肌發炎等併發症的機會。
一些心律不正常患者會安裝心臟除顫器,在緊急關頭時為病人提供急救,特別是高危患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醫療團隊,3月31日成功為一名患有遺傳性心臟病的病人安裝新型除顫器。手術於1小時內完成,病人的情況良好,手術後已經康復出院。港大至今共為兩名病人進行同類型手術,各人康復進度理想。
無需入靜脈 免影響心臟
手術採用的新型心臟除顫器,只需植入病人肋骨與胸骨的皮膚下,脈衝產生器的電流隔著肌肉通過心臟,毋須再經血管將電極放置於心臟之內,不會阻礙心臟運作,大大減低手術後引起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負責這項手術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謝鴻發說:「植入的手術全都是在皮下進行,病人不需要經過鐵線或是導管進入心臟,好處是能夠減少手術的風險,因為有時就算是很有經驗的醫生處理這些電線,有百分之一的機會會損壞血管、心臟或是有嚴重的併發症,如果從皮下進行手術可以完全避免此類情況。」
這項手術需要在病人左胸開3個切口,而醫護團隊只需透過身體結構特徵協助定位,毋須以X光照射定位,減少病人受到一定劑量的幅射照射。
適合安裝新型心臟除顫器的有幾類病人,包括靜脈狹窄、人工心瓣膜或先天性心臟病人,以及血液感染高危人士,電擊併發症高危人士,及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
減血液感染適合高危病人
謝鴻發教授表示,今次二位安裝新型除顫器的病人是屬於第三類「電擊併發症高危人士」,如記者會現場的一位76歲病人楊先生,之前安裝傳統式除顫器,但是由於電線發炎,要經過複雜的手術才能將電線拔除,清除發炎,「如果發炎清除不了,病人的血液就帶有細菌。」
他表示,由於舊型除顫器在體內的電線失效時,不會將電線拔除,而是再加上一條,有年輕的患者到年老時體內就會有很多條電線。所以新型心臟除顫器也非常適合年青的病人。
病人楊先生亦現身說法,表示植入新型心臟除顫器效果跟舊型的一樣好。
不過,新型除顫器起搏功能較弱,不適合經常需要心臟起搏的患者,其餘約六至七成患者都適合。新型除顫器每個費用約20萬元,可使用約5年。估計本港三、四成心臟病人適合使用新型除顫器。◇
(責任編輯:何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