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小清綜合報導)國家地理頻道的年度鉅獻——獲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推薦的《宇宙大探索》(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全13集,將從今(15)日開始於台灣時間每週六晚上10點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
《宇宙大探索》由著名天文物理學家尼爾•迪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如同前輩卡爾•薩根(Carl Sagan)三十多年前膾炙人口的傳奇系列《宇宙:個人遊記》(Cosmos: A Personal Voyage),新的《宇宙大探索》也是一個介紹人類探尋自然法則和自我定位的長篇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現了人們追求新知的歷程,並以詩意的視效和語言,帶領觀眾探索「從無窮小到無窮大」的宇宙,並讓觀眾在驚奇中對目前科學的結論有所懷疑。
節目邀請到卡通《住家男人》(Family Guy)的製作人及電影《熊麻吉》(Teddy,又譯:泰迪熊)的導演賽斯•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擔任監製。賽斯本人是個天文迷,他以新的敘事模式揭示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想像力之船」(the Ship of Imagination)和「宇宙日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觀眾打造卓然超脫的經驗。
看見地球:太空實況轉播
國家地理頻道利用國際太空站和任務控制中心,在距地表400多公里高空一個造價1,000億美金、移動速率每秒7.9公里的攝影棚中,製作了《看見地球:實況轉播》(Live From Space)的兩小時特別節目,讓觀眾透過國際太空站的高畫質鏡頭看見地球的美麗奇景,包括日落、日出、城市的華燈美景、綠色的極光、雷爆和流星。由於國際太空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相當於帶著觀眾環遊地球。
在奧斯卡贏得七個獎項的電影《地心引力》讓不少人為之著迷,這期特別節目讓觀眾和國際太空站的兩位太空人一起進入軌道,而另一位太空人則在休士頓實況連線,共同介紹了更多國際太空站日常運作的細節。
想像力之船:駛入宇宙汪洋
在第一集中,觀眾會隨著泰森柔和沉靜的嗓音和詩一般的語言領略銀河系的奇觀,人類的宇宙概念會在不同的座標系中不斷擴展:從太陽系、銀河系、直到已知的室女座超星系團(包括1,000億個銀河系)。在路經金星時,泰森評論「失控的溫室效應已經把它變成一座地獄」,這一發現也是卡爾•薩根對科學的重要貢獻;而木星上著名的風暴——「大紅斑」已是地球的三倍大小。此後,想像力之船逐漸駛入「這片廣袤的宇宙海洋的更深水域」。
因為人類視覺的局限性,泰森也談到了人類觀念之外的宇宙生命存在的可能。節目以優雅的視覺效果,引人入勝地呈現了人類第一次用紅外線夜視技術觀察宇宙空間的景象——星雲中的恆星和行星比之前看到的多得多。
為了比擬宇宙的廣袤浩瀚,鏡頭拉回到地球——在水花四濺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裡,人類所在的宇宙被形容為無數泡沫中的一個。
16世紀修士布魯諾(Giordano Bruno)因放言太陽只是很多星星的一個而被燒死在火刑柱上。首集節目還會以動畫形式講述布魯諾的故事,由此提醒,人類目前確定的科學認識、對不同聲音的迴避,同樣應該加以質疑。不過,布魯諾不是科學家,而他對宇宙結構的精確描述在節目中被評論為「幸而言中的想像」,沒有談及他通過靈修獲得覺知力的可能,這也是當今科學探究生命奧秘的邊界。
宇宙日曆:形象體現時間
在首集節目的另一部份,已知的宇宙的歷史被納入了一個年曆: 1月1日是宇宙大爆炸, 12月31日是現在。每個月是數十億年,每一天就有40萬年。第一代恆星出現在1月10日,我們的太陽出現在8月31日(45億年前),12月31日的最後14秒記錄了人類的歷史。摩西、佛陀和耶穌分別降生於7秒、6秒和5秒前,當今的科學在最後一秒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宇宙大探索》系列節目的主持人泰森在1975年曾與前輩薩根在紐約見面,懷抱科學家理想的17歲的泰森得到了薩根的簽名本著作,上書:「給尼爾,未來的天文學家。 」近40年後,他接過薩根的火炬對電視觀眾說:「現在,跟我來,我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
《看見地球:實況轉播》特別節目,國家地理頻道特別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博士擔任中文評述,搭配主持經驗豐富的楊千霈,於3月15日週六晚間7點30分播出。自3月15日開始,《宇宙大探索》全系列13集將於每週六晚上10點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為了讓更多觀眾可以同時看到此一年度鉅作,福斯國際電視網特別安排旗下的8個家族頻道(包括國家地理高畫質頻道、國家地理野生頻道、Nat Geo people、FOX、FOX HD、FX HD、FOXCRIME HD以及Star World)同步聯播第一集。《宇宙大探索》亦於國家地理頻道在170個國家以45種語言全球播出。
《宇宙大探索》系列官方預告片
國家地理頻道《看見地球:實況轉播》預告片
美國總統奧巴馬推薦 《宇宙大探索》
(責任編輯:劉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