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2月12日訊】在一月份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把當今中國比喻為一戰前的德國,提示,今日的日中關係,類似1914年一戰前夕的英德關係,雙方雖有緊密的經貿往來,但仍因戰略競爭、敵視和猜忌而開戰。
隨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又把當今中國比喻為二戰前的德國,即納粹德國。他說:如今,菲律賓面對中國,就如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面對德國一樣,都是被要求把一塊領土交給一個強大得多的外國強權。當初,實行綏靖政策的西方,以為,把捷克的蘇德台地區割讓給德國,就會換來「一代人的和平」,事實上,捷克交出蘇台德地區不到半年,德國就佔領了捷克剩餘的大部分領土。阿基諾意在提醒西方,不要像當年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一樣,用綏靖政策,縱容了獨裁者,誤了整個世界。
無獨有偶,曾參與打開美中關係、以親中而著稱的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也發表言論,指出:「今日亞洲更像是十九世紀的歐洲,軍事衝突不能被排除。」
除了政治人物的警告,世界主流媒體也紛紛發表社論或文章,或擔憂或預測中日即將開戰。中日是否真的會開戰?哪一方更可能首先發動戰爭?
先看日本方面。安倍晉三明言,雖然他參拜靖國神社,但正是在那裡,他發誓:日本「誓不再戰」。儘管日中衝突加劇,但安倍政府不斷呼籲:日中直接對話,希望與中國建立危機管理體制。
但北京拒絕對話,理由是,安倍參拜了靖國神社。問題是:在安倍參拜前,北京也拒絕對話。中國真的那麼在乎靖國神社?實際上,將14名甲級戰犯列入靖國神社合祭,始於1978年10月17日,當時,中國政府不僅沒有表示任何不滿,相反,還全力推進中日友好。僅5天後,1978年10月22日,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與日本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把中日關係推入「蜜月期」。因中國政府沒有報導和宣傳,當時,中國民間對靖國神社話題毫無反應。
順便提一句:靖國神社供奉250萬日本歷次戰爭死者(包括部分韓國人和台灣人)。後來加入合祭的14名二戰甲級戰犯,只有牌位,並沒有靈位和骨灰。這14人的靈位和骨灰,另行安置在由日本青年社管理的殉國七士廟裡。
北京首次對靖國神社做出反應,是在七年後的1985年,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參拜了靖國神社,北京提出了口頭批評。但中國政府的表態,基本上是跟在韓國之後,在韓國的影響下,做了一種象徵性的姿態。中國民間仍毫無反應。
從前不計較的,現在計較起來,而且高調地計較起來,大背景,還是在於,「中國崛起」,使中國領導人頭腦發熱。說到中國方面是否有意開戰?實際情形,要比日本複雜得多。
習近平對外強硬,一則出於黨內權力鬥爭的需要,他需要藉此使喚軍隊,從而抓牢軍權;二則出於意識形態的需要,中共需要炒作民族主義,來凝聚或招攬國內日益離散的人心。
中南海的主觀願望,未必真想開戰,但中共的過頭宣傳,極可能讓它自己下不了台階。諸如《環球時報》等喉舌,不僅竭力煽動戰爭,而且大量散布虛假信息。比如《環球時報》的這個標題:「美軍兩司令告誡日本別挑釁,指責日本人製造事端」(2014年2月11日)。被稱為中國《人民日報》東南亞版的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刊出這等標題:「中俄聯手遏制日本右傾」(2014年2月8日)。
這類「霉體」,不僅誤導中國人民,也可能誤導中國當局本身,尤其在中日、中美、中俄關係實質上,主觀任意,荒腔走板。所有這些誤導的結果,就是:即便中國領導人心下並不打算開戰,輿論的沸騰、民意的爆發、加上軍方的一意孤行,都可能積累成不可抗拒的強大壓力,讓當局別無選擇、鋌而走險,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中日兩國的另一個差別是,日本是民主國家,不同輿論對政府有牽製作用,比如前首相村山富市就公開批評安倍晉三:一邊說願意與中國對話,一邊卻參拜靖國神社,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應該反省。日本左傾大報《朝日新聞》,更每每與安倍政府唱反調。日本民間的反戰聲音,也足以牽制日本政府的盲動。
反觀中國,作為專制國家,輿論一律,在中日關係上,批評本國政府和領導人的言論,絕無呈現之地。如果有人出此言論,輕則被罵為漢奸,重則可能下獄。即便在互聯網上,有人說幾句客觀而理智的話,尤其,如果為當今民主日本說幾句話,也動輒被罵為「漢奸」、「賣國賊」。
中國只有一種聲音,中國只能進而不能退。北京惹火燒身之日,就是它咎由自取之時。這在另一個意義上,或將再次印證一條歷史定律:區域衝突或世界大戰,往往由獨裁者或專制國家首先挑起。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