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中國鄉村兒童1/5無父母照顧

人氣 17

【大紀元2014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湖南省株洲市一家理髮店莫名其妙的歇業,老顧客發現它的門上貼著一則古怪的告示:「親愛的顧客:我昨天接到女兒的電話。我已經很久沒看到她,她甚至不知道怎麼喊我『爸爸』,……我要向大家告假一個禮拜去看我的家人。」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一則告示被照相貼在網站上,很快就流傳開來,反映出多年來中國民工「離鄉背子」的嚴重現象,同時揭露了民工子女教養的諸多困境,令人擔憂。

報導說,中國有6,100萬的兒童住在農村,無父母相陪,其人數約佔總數的五分之一。他們大多是農夫的子女,而這些農夫則改行到城裡當民工去了。三十年來,這些廉價的民工刺激了中國經濟的成長,但民工的工時長,城裡的生活費高昂,他們只能把孩子留在鄉下,與祖父母一同生活。

張貼那一則告示的理髮師叫吳宏偉(音譯),他與妻子王圓(音譯)在女兒九個月大的時候就離鄉工作,把孩子留給祖父母照顧。雖然離鄉340哩之遙,但是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克服這個困境。他們每天打電話給女兒,告訴她「媽媽愛妳」,「爸爸想妳」。他們還把自己的照片貼在女兒房裡的牆上。

但是兩年過去了,吳宏偉與王圓明顯發現自己與女兒完全陌生。

毅然決定送孩子回鄉下

24歲的吳宏偉八年前離開湖南省崎嶇多山的寨石村,輾轉當理髮學徒,然後到株洲工作,每個月賺500美元。他在株洲認識了王圓,兩人結了婚,在2011年生下了女兒貝貝。

為了照顧女兒,王圓辭去賣手機的工作,他的先生只好加班多賺一點,從早理髮要理到晚上十一點才休息。起初日子還過得去,每月的房租要100美元。像其他的民工一樣,吳宏偉每月還得寄170美元給家鄉的父母。

但是接著貝貝斷了奶改吃奶粉。中國人不相信本地的奶粉,擔心它們受到污染,因此奶粉價格昂貴,平均一個嬰兒的奶粉錢一個月要花100美元,等於要花掉吳氏夫婦五分之一的月薪。

由於夫妻都要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吳宏偉只好於2012年5月把貝貝帶回鄉下由父母託管。他們自我安慰的認為貝貝在鄉下長大也好,不必像城裡的孩子那樣生活壓力大,為物質生活所苦。

「爸」與「媽」是幹甚麼的?

沒有貝貝一起生活的最初幾個月日子很難熬,王圓表示:「我常哭,睡覺時就抱著她留下來的衣服。」吳宏偉則專心理髮,理一次髮收費2.45美元,這樣才有錢寄回家。

三個月後,吳氏夫婦回鄉看貝貝,但貝貝怕生,躲著他們。王圓說:「每次只要我們想抱她,她就抱著奶奶躲著我們。」他們問她爸爸媽媽在哪裡時,貝貝指的竟然不是他們,而是牆上的照片。

貝貝在家學的是方言,因此聽不懂爸媽的語言。兩夫婦還得到附近的城裡買了玩具和饅頭討好貝貝,但是他們只能在奶奶把貝貝哄睡後,才能抱抱她。王圓說:「那幾個晚上的時光很珍貴。」

直到前年十二月他們第二次返鄉,終於教會貝貝喊他們「爸」、「媽」,但她喊的一點感情也沒有,彷彿只是有個人的名字叫「爸」、「媽」而已。

去年秋,貝貝的爺爺在電話中告訴吳氏夫婦,有一對剛結婚的親戚來訪,帶了玩具和糖果給貝貝,結果貝貝喊他們「爸媽」。王圓聽了非常傷心。

吳氏夫婦好不容易集資在城裡開了一間小理髮廳,但是聽了這個消息,他們決定返鄉,急急忙忙的在門口貼了告事後離去。

如今補救仍為時不晚

許多人在網路上看見這則故事後,無不為之惋惜。有位網民說:「為了生活,他們付出太多了。」另一位則說:「我熱淚盈眶,我覺得我就是這種人。」

近年來這種「離鄉背子」的困境越來越引人關切。學者專家警告這些缺乏父母而成長的孩子,會有心理與情緒的問題。他們在學的表現常不如其他同儕。研究結果認為,這些孩子比較有自殺與酗酒的傾向。

但是在城市裡,民工所生的孩子也面臨許多問題,除非那些民工擁有居留權,否則他們的孩子無法就讀公立學校,也沒有醫療照護。城裡人常歧視民工家庭,覺得他們粗魯沒教養。

貝貝51歲的奶奶認為貝貝住鄉下也好,「這裡的食物乾淨,空氣也好,不像城裡」。但是貝貝在鄉下沒前途,「這裡只有山,其他啥也沒」。

幾週前吳氏夫婦請奶奶帶貝貝到城裡來,小女孩走上公寓樓梯時抓著爸爸的手,皺著眉頭問爸爸:「這是誰家?」爸媽回答「這是貝貝的家」時,貝貝只是搖頭。晚上王圓想與女兒一起睡覺,只見貝貝跑向奶奶,喊著:「我不要媽媽。」

第二天王圓站在理髮廳外頭擦著眼淚說:「我真想告訴她甚麼是媽媽。媽媽就是生你的人,她教妳走路、說話、唱歌。她看著妳長大,是你最親的人。」

從此吳氏夫婦開始計劃要把貝貝帶來,永遠留在城裡。他們還沒有計算要如何克服經濟問題,但是他們設定一個期限,要在今年二月新年時解決。王圓說:「我們已經錯過了很多事情,既沒教她說話也沒教她走路,但是她還小,現在讓他瞭解甚麼是媽媽還不算晚。」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乏人照料 隔代教養童亟需關心
大陸留守流動兒童近1億
湖北9歲留守女孩反抗鄰居性侵 被脫光掐死
伊能靜:原來我也是留守兒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