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芩:在美國開發商怎麽拆遷?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12月17日訊】很多人會把美國跟「燈紅酒綠」聯系到一起,這絕非是最普遍的美國生活。美國小城聖路易斯,周末的早上九點多鐘,從酒店步行至市中心的繁華地標建築,走了十多分鐘,路上遇見的行人不超過十個,晚上也是一樣,七八點鐘的街上像被施了魔法,乾乾凈凈一座城,不論是街面,還是行人。

既便如此,這樣一座城市還是值得細細去品讀,它給我的最濃厚的感受是,對人的關懷。

聖路易斯在美國號稱是「古跡保護先鋒」,這個目前只有30多萬人口的城市裏,任何一個超過50年的建築都會被看做是歷史建築,會在全國歷史遺跡簿上登記,同時他們有著一整套完善的歷史建築保護措施。

拿拆遷這事兒來說吧,聖路易斯會有專門的拆遷討論會,市長及大眾共同參與,更有9位委員共同進行拆遷的審核。民眾可以在網上參與意見,你要是不同意拆遷,可以向市法院或委員會進行申訴,整個審核過程透明化。

這裏的城市規劃思路不僅是民主的,還是理性的,政府部門 會針對老房子進行評判,看它更適合整修維護還是徹底拆除。整體的理念傾向於先修理,著眼於未來,不會只考慮短暫的商業利益。如果一旦決定了要對一塊土地進行規劃,那麽開發之前還會有公眾意見會議,居民可以提出增加停車位、增加配套設施的要求,力求合理化的降低人口密度。

聖路易斯座談期間,最讓我感覺到溫暖的是,在聊到城市建設這個問題時,聖路易斯的政府負責人說「我們不想打贏了一場戰役,卻輸了一場戰爭。」

當然,拆遷只是城建的一項,讓人佩服的是他們的房屋改建工作。 經過精心的規劃和設計,之前廢棄的醫院變成了舒服的老年公寓,之前無用的辦公樓變身成了特色的廉租房。在此,我很不願用「廉租房」這個詞來形容美國的廉租房,雖然實質上是這麽回事兒,但在這裏,它被稱之為「藝術家公寓」,介紹人員非常善意幽默地說「住在這裏的人可能都是年輕的藝術家,重理想大於物質」,其 實這裏就是專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廉價租住公寓。入住的標準是租戶個人年收入不能超過2.9萬美金,一旦超過這個收入標準,就要自動讓位給更需要它的租戶了。租金也是相當誘人,80多平米一居月租金726美金,兩居室月租為828美金。而樓下畫室、健身房一應俱全。拍了照片發到朋友圈,已有不少圈友們羨慕著喊「求租,求租!」

相比於中國的北上廣,美國的整體房價也並不十分高,尤其聖路易斯,一棟2400尺的別墅,根據不同地段和年份,售價在25萬美金至50萬美金。當然,美國的地產稅可不便宜,這樣的一套房一年需交納4000—5000美金。所以美國不存在炒房一說,想換房子了,很多人甚至是賠本也要盡快出手,放在那裏天天計稅,鬧心啊!

不過聖路易斯還是令華人頗感親切,據說這樣一座人口僅三十多萬的城市,中餐館就有兩百多家,雖然大多數是那種僅能放下兩三張桌子的微型小餐館,不過還是可以猜得出來,這個在美國算是三線的城市,得有多少華人聚居於此!

不光是聖路易斯,紐約鐵路公園也讓人感覺設計理念之新鮮靈動, 原本這裏是一個鐵路貨運站,如今也還承擔著一些運力工作,但與此同時它被建成了一個回廊式的公園,可以來這裏散步、小坐,偶有行人坐在木椅上看看書,海風 拂過微濕的氣息,真的很難與嘈嚷的鐵路運輸聯想到一起。城市建設,還真是一門藝術。

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相對傳統簡單,華盛頓的中心街區,晚上八點左右就已行人稀少,想買件厚棉衣,街邊大部分精品店卻已關門。在普林斯頓市,造訪了美中科技文化體育中心CEO李振中先生,李先生李太太來自中國湖南,聊到中美生活方式最大的不同,她拿李先生那位畢業於哈佛的美國助理舉例,小夥子很帥氣,也是一位新爸爸,由著他聊到美國家庭,李太太說「美國男人更顧家,下了班就回家陪陪家人、做做飯,帶帶孩子」。不知道那些天天標榜「沒本事的男人下班就回家」的中國男人聽到這話,該是怎樣的感想。

每座城市都是光鮮與雕敝的結合體,如同生活總有黑白兩面,紐約繁華的第五大道也有坑坑窪窪的殘損路面,聖路易斯的廉租房裏也有文藝的小資情趣,人生的本質就是高低錯落,用造城藝術感去鋪排生活,或許就能接近最本真的平和。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米亞

相關新聞
社會學副教授:自由的歌聲令我動容
美十大城市員工最滿意 加州聖路易斯居首
中共紅頭文件稱拆遷官員要吃飽遭譏諷
慎入:內蒙古拆遷血案 死者被捅65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