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今年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全球樓價升幅最大的首3位城市,香港位居第二。在「雙辣招」實施下,本港樓價仍節節飆升,打工仔女上樓難。港人住屋問題一直是政府最須解決的問題之一。昨日(16日),政府公佈新的長遠房屋策略(長策)報告書,未來10年興建48萬個房屋單位。不過有議員及關注團體不滿報告並未解決根本的住屋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下午召開記者會,公佈長策,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採納了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建議,包括加建公屋、加建資助出售單位(如居屋),以及透過持續土地供應和實施需求管理措施穩定樓市等。
他表示,當局更新了10年房屋需求推算,由47萬伙增加至48萬伙,公私營比例維持在六四比。公營房屋中會有20萬是公屋單位,9萬是居屋,私人單位有19萬個。不過他估計,2015/2016年度到2024/2025年度,只能提供25.4萬個公屋單位及7.4萬個一手私人樓單位。即各有3.6萬及11.6萬伙差距,合共15.2萬個單位缺口。他承認,至今推展與10年建屋目標仍有距離。
另外,為回應中低收入家庭自置居所而設的「白居二」,明年會推行多一輪,但名額會減半至2,500個。除了興建居屋外,政府會研究如何豐富資助自置居所的形式,以及善用現有資助出售單位,加快供應,促進單位流轉。同時,政府會支持房委會落實公屋計劃,希望維持家庭和長者申請人3年上樓的目標,又會檢討公屋計分制等措施,確保公屋協助真正有需要人士。但拒絕評論是否會推出另類居屋,或將整幢公屋出售予綠表申請人。
未擬取締立法規管劏房
對於劏房問題,張炳良表示,現時有數以萬計劏房戶,如果取締的話,不知道他們可以到哪裏居住。他強調政府會不斷增加公屋供應,盡量令劏房戶能上樓,又會繼續改善劏房安全等問題。又說商業樓宇的劏房是非法,屋宇署會加強執法。
至於立法規管劏房問題,他表示,主流意見持反對意見,部份關注團體和劏房戶擔心立法規管後,業主會將成本轉嫁住戶,進一步加租。
張炳良並透露,不考慮推出租金管制,因考慮到租盤會因而減少,揀租客情況可能更嚴重。他說,許多連鎖行為及變化不可預計,可能令市民蒙受弊端。
工黨主席李卓人議員認為政府的長策無用,未能即時解決房屋問題,市民要繼續承擔高昂租金及租住劏房等問題。他指,政府擔心推行租務管制導致出租單位供應減少,只是藉口。他認為,政府可在推行租管時加推空置稅,解決業主將單位空置的情況,又強調推行租管可以即時紓緩租金升幅。
他又說,報告沒有措施解決劏房問題,政府應就人均居住最低面積設限,解決劏房面積越來越小的問題:「起碼你不能劏到很小的地步,令到人平均的居住空間太小。」
民主黨胡志偉議員認為長策提出的48萬個單位供應,目標很大,可能是「空談」:「相當多的土地仍然要進行土地規劃的改變。在今天政府民望那麼低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每一幅土地的土地規劃改變,事實上要經歷的程序和時間往往都超越過往的情景。因此我們非常擔心未來10年供應房屋的情況會有很大的落差。」
公屋供應量追不上需求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等十多個團體開記者會,表示對長策文件「不收貨」。組織幹事陳凱姿說:「現時公屋輪候冊中,有超過26萬輪候宗數,但他說未來10年的公屋供應量只有20萬,還未計這10年新增的公屋輪候宗數,遠遠不及輪候人士的需要。」
公屋聯會主席兼長策會成員王坤指,文件未有採納長策會的建議,沒有回應訴求:「例如如何解決板間房、劏房的安置問題,搞一些所謂過渡性中轉房屋,是沒有交代;另外增加居屋遠期樓花,也沒有交代。」
責任編輯: 澹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