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2月16日訊】
占中喚醒了香港的年輕人
香港被稱為「遮打革命」或「雨傘革命」的佔領運動,以金鐘的主要佔領區計,歷時七十五日,遇上特區政府成功清場而結束。誠然,局部地區仍然有少量「佔領區」,以及「鳩嗚」--即「購物游擊戰」,香港市民集合一起「購物」而令警方大為緊張,不斷透過濫用權力來驅趕及胡亂拘捕;但示威者欠缺重新佔領的意欲及意志,卻為事實;因此表面上,佔領運動無法達到令中共及港共政權妥協讓步,是一場失敗的運動。
然而,失敗乃成功之母。表面上,佔領運動失去了支持與動力,但卻改變了香港的民主派及其支持者,同時,贏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國際關注與尊重,以及部份大陸民運人士不惜犧牲的支援;與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不同,當年的遊行最終擊退了所謂「愛國法律」基本法廿三條,但這只是一個短期遊行,今次的佔領,卻引來數以萬計的市民持續佔領街頭,而令市民憤怒的問題源頭一日不清除,則香港永遠不會「恢復」為佔領運動之前。
香港社會各方面不斷退化,是每一日都正在發生的事情。可是,在中共的黨機器宣傳之下,香港不但沒有退步,反而說成是「進步」;很多來香港的大陸人,看見制度美好的一面,例如商品免稅、廉潔、言論自由、法治等等,卻不知道、也不相信這一切都正在倒退,變得和中國大陸愈來愈「融合」成為一體。香港年輕一代目睹這一切,不願接受這樣的結局,才盡力去反抗;可是,上年紀的一群,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多數得了中共壓迫的「斯德哥爾摩症」,令他們不敢反抗,還幻想香港目前的一切能夠繼續持續下去。他們以為和綁匪合作,匪徒就會「善待」自己,或者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在匪徒撕票之前,賺夠錢逃離香港。這種「人質」的心態,加上對「中國」的身份幻想,令老一代的香港人愈來愈「保皇」,有如網上一個比喻--公車上書的康有為;如果大清皇室不肯改革,就繼續上書,以及繼續表態反對吧!這種心態,令年輕一代覺得脫節--中共已經腐爛到透頂,還有可能「改革」嗎?
同樣出現「落伍」的,還有香港的民主派的主流領導層。他們就有如台灣的國民黨般,天真無邪地相信中共會守承諾,相信有一條可以和中國經濟融合,卻不用政治融合的道路;他們相信中共對移民、學生來讀書不會作政治手腳,不會「黨員優先」;他們經常見到同年紀的老人家「退休無保障」,卻看不見自己的子女世代,對人生失去了希望,甚至因為中共殖民制度的壓迫,沒有出路和前景。在香港將來變得和大陸一樣之時,還停留思想在二十幾年前,幻想可以用香港作為藍本,改變中國大陸以「建設民主中國」;事實上,不斷被改變的是香港,而不是大陸,面對中共強權,香港與台灣首先要做到保存自己不被改變,不會被中共消滅,才是當務之急。
佔領運動改變了年輕一代。首先,政治不再只是上年紀者的事;其次,反而製造了世代的緊張,不再相信「老前輩」的單方面說教;佔領運動或者無法喚醒四十歲以上的人,卻喚醒了整整幾個世代的年輕人;質變已經造成了量變,問題在於年輕人能否把這種變化持續下去。
责任编辑: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