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元璋綜合報導)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家庭農業。聯合國糧農組織稱,雖然總體進展明顯,但在發展中國家,還有約1/8人口長期受饑餓困擾。中國的糧食危機問題再受關注。
糧食安全 全球存在巨大差異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出版的《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2014》報告指出,8.05億中的7.91億食物不足人口來自發展中國家,而且,2/3的飢餓人口在亞洲。
據世界糧農組織最新估計數字表明,2012到2014年間,全球受長期食物不足困擾的人口約為8.05億人,比前10年減少1億多,食物不足率同期在全球範圍內,從原來的18.7%下降到了11.3%。但在發展中國家,還是有1/8的人口遭受常年飢餓困擾。
糧農組織統計數字表明,雖然全球飢餓人數在持續減少,但是各地區間還存在巨大差異,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在加強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進展最大,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及西亞地區在自然災害和衝突的影響下進展不大。
世界糧食的生產、分配和銷售歷來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經濟問題,受技術、國家發展、糧食意識、多方合作、氣候及經濟形式和自然資源等諸多因素影響。
2009年,全球性曾遭遇糧食短缺、產量下降、價格漲幅過快造成前 40年前所未有的糧食恐慌和糧食危機。截至當年為止,全球有近40個國家面臨糧荒,全球飢餓人口突破10億大關。
中國糧食危機嚴重
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糧食危機情況依然嚴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省和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城市居民收入比農村居民收入最低超過3倍以上,貧困也一直是農村的主要現象。
2014糧食日以「家庭農業」作為主旨,而中國有50%-55%人口居住在農村。其中的2/3人口從事農業、林業、畜牧和漁業活動,佔中國總就業人口的40%,但這部份從事農業活動的家庭,往往是中國最貧困人群。在這部份最脆弱的群體中,婦女、兒童和老人佔大多數。
國際糧農組織指出,中國糧食危機的成因為以下幾點:日益頻繁的自然災害,尤其是水災和旱災交相發生導致的極端氣候條件劇變而發生的氣候變化。偏遠地區缺乏或沒有基礎設施及支持。例如,沒有道路,市場甚至無安全飲水。過度開採、耗儘自然資源以及農場規模日益縮小。缺乏技術和能力,依然靠傳統農業技術。水資源嚴重匱乏、無法得到相應投入,資金支持等等。
2014年世界糧食日主題:家庭農業
2014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 關愛地球》。以家庭農業爲主題,目的在於讓國際社會更多認識到家庭農業和小農戶在保障糧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聯合國大會於1979年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簡稱WFD),1981年起施行。設立此主題日旨在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的高度重視。
在這一天,世界各國應圍繞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當年主題展開宣傳活動。
責任編輯: 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