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香港雨傘運動如火如荼,亦成為不少藝術家創作的源泉。三位年輕八十後,首次走出攝影棚,星期天進駐金鐘雨傘廣場「街拍」,記錄留守市民的心聲,反響相當熱烈。
黃之鋒、梁國雄、陳淑莊,這些熟悉的面孔,都是這項名為700臉攝影計劃的一部份。政治冷感的攝影師吳偉豪和劇場監製陳家健、以及他們的律師朋友Wilson,因為不滿6月政府粗暴通過新界東北發展撥款。三名80後決定以相片發聲,星期天更來到雨傘廣場,為留守者記錄心聲,短短一個多小時就有20-30人排隊拍相,反響相當熱烈。參加者除要簽署同意書同意照片公開外,會另外用25字以內的文字記錄下心聲。
[[8]]
[[11]]
市民渴望民主
吳偉雄指,大部份被攝者都渴望民主,雖然有人頗感憤怒,但也有人對香港懷有希望。當中最令他感動的一個被攝者,是香港某報社的前線新聞記者,當吳偉雄對準他,第三次按下快門時,竟發現這個記者流下眼淚,「他幾年來每一天都在見證這些不公義的事情,所以我很明白他的心情,那種失望、無助,最讓我印象深刻。」而該記者的心聲亦非常感性:「為什麼我手中的相機這麼沉重?」
對比雨傘運動前後,陳家健發現被攝者的心態有了較大的變化,「參加的市民覺醒多了很多,從以前簡單的民生議題,但現在要求民主政制,他們會發現民生議題,最終都要歸結於民主政制的改變。」
運動改變社會
本身是牧師的施先生,和年輕的教師太太,亦有參與700臉記錄行動。兩人自上月底警方發放催淚彈後,就參與雨傘運動。談到整個雨傘運動中,感觸最深的一幕,施太含淚說,最令她動容的就是一幀母親拿一棵生菜給警員的相片。「媽媽的願望很簡單,希望孩子安全,我們需要站出來,保護媽媽和孩子,還有那些長者,我們要出來保衛,這些願意出來保護香港的人。」
是否擔心公開露面被秋後算賬,施太不擔心校方「有所行動」,「50、60年代的香港人,都是逃避中共的控制來香港,他們都可以從零開始,我們有學識,為什麼不可以從零開始呢?」而雨傘運動讓她看到香港的改變,社會開始關心政治,打破政治冷感的局面。
社會增人情味
施生最大的感觸則是,香港人多了人情味。在金鐘雨傘廣場,看到大家互助互愛,讓他感動。而且學生們非常勇敢,「他們真的想照顧我們大人,看我們有什麼需要?他們反而守護我們,他們比我們更勇敢,我們反而有顧慮,我們下班或者休息日才出來,但他們卻一直在最前線,我們看到這些學生彼此相愛,所以我們要走出來守護他們。」談到留言心聲,他說自己準備寫「戀愛『自由』」。
唯一改變機會
另一位居港八年的蘇格蘭廚師Gary,身帶黃絲帶,支持雨傘運動。他寫著「你只有一次機會去改變,這是你唯一的機會,不會再來。」
已經將香港當作自己家園的Gary說,香港市民走上街頭去爭取民主,爭取他們的權利,這樣的機會是非常珍貴。他指出中共聲稱給香港民主,從1984年開始就談,但一直都只是空談,「現在所經歷的過程,就是要還給香港真正的民主,以便香港能夠成為真正安全的地方。這是基於香港人能夠選他們的特首。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責任編輯:孫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