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李平多倫多報導)入籍等候時間長仍是困擾加拿大的難題。不過,加拿大移民部長終於對等待已久的公民法修改發話,稱將提高對居住時間的要求,在加拿大出生即有國籍的舊法也可能修改。
目前加拿大政府網站上公布的入籍申請等候時間是25個月,對於有疑問的申請個案,等候時間可能加倍。溫哥華移民律師和移民政策專家李克倫(Richard Kurland)對《大紀元》說,根據他過去的經驗,當出現大量申請個案積壓時,就是將要修改法律的時候。
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近日公開表態,公民法修改會傾向於要求增長居住時間;並說移民住在加拿大,是了解如何做加拿大公民的唯一方式。
「雙非嬰」問題也被提及。亞歷山大稱,許多人來加拿大旅遊,只是為了生下孩子取得國籍,沒打算永久移民加拿大,政府需要解決這問題。
目前加拿大入籍要求是4年中至少住滿3年。亞歷山大沒提具體可能增加的時間,但李克倫認為,居住要求很有可能延長至6年內住滿4年;還有一個明智做法是要求申請提交至少2年的報稅文件。
多倫多資深移民律師Cathryn Sawicki對《大紀元》說:「政府想要保證加拿大國籍富有價值和意義。如果更難獲得,人們會更加珍惜它。」
政府強調公民融入加拿大
目前判斷是否合格入籍的標準,除了居住時間外,另一標準是個人的生活中心是否在加拿大。Sawicki說,目前法律並沒有對「居住」作出定義,政府說了幾次要對此作出修改,「我懷疑他們將在新法中,把『居住(residence)』定義為在加拿大境內『實體存在(physical presence)』,並增加所要求的天數。」
「這將使新移民更難獲得國籍。」 Sawicki說。
按政府的說法,延長居住時間是為了使移民對加拿大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更深了解。多倫多時事評論員李天明認為,「以加拿大為家」這個標準更重要。他說,作為公民,「最起碼要尊重這裡的價值觀」。但有些移民入籍後沒做到這一點,比如一些來自中國的加拿大人,還認為中共的專制體制好,按中共的理念思維。「這樣的人入籍,對加拿大社會是一種腐蝕,是一種破壞。」
他說,加拿大需要移民,也需要增加對入籍的要求。要成為加拿大公民,應該嚮往加拿大的價值觀,想成為加拿大社會一分子,比如參與社區及政治活動,關心選舉,參與投票等。
「在加拿大住的時間長了,你對加拿大會有更多了解,就會產生感情。」李天明說,加拿大尊重多元文化,「你同時需要主動去融入這個社會,這才是一個平衡點。」
李天明表示,那些長期住在外國的加拿大人,沒對這社會做貢獻,有問題時就找政府幫助,加拿大政府當然不願意。
多倫多資深移民顧問林達敏認為,想要移民融入加拿大,「應該讓他們有一個愉快的經歷,他們就會說加拿大好,忠於這個國家。」 如果移民找工難,入籍難的話,「會使移民對加拿大失去歸屬感。」
移民入籍已經至少等5年
目前移民登陸加拿大後,就算連續住滿3年並馬上遞交入籍申請,也要等25個月才能拿到國籍。如果不幸收到居住問卷(RQ)的話,可能又要多等1年以上。
移民部媒體發言人Paul Northcott 對《大紀元》說:「居住問卷是移民部打擊造假的措施之一。」需要填寫居住問卷的個案不再屬於「正常程序」,審理時間沒有保障。
移民部2012-13年部門報告顯示,僅10.06353萬人拿到公民身分,遠遠低於移民部21.4944萬的目標計劃。造成這結果的原因包括居住時間欺詐,政府審查更嚴格;新公民考試難度提高,以及公民法官短缺。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公民申請積壓高達34.9249萬。多倫多資深移民顧問黃國為稱,政府為打擊造假造成申請積壓,但政府多次高調宣稱,加拿大國籍「不是拿來出售的」,所以政府「不可能走回頭路」。
==========================
如何防止雙非嬰 未見定論
(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雙非嬰」有被稱為「護照嬰兒」,近年已有數次成為加拿大媒體報導的焦點。政府強調要應對這問題,但未見到有明確的解決方式。
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只是強調,「護照嬰兒」是明顯在濫用加拿大法律,政府需要找到解決辦法,但沒有任何提議。
多倫多資深移民律師Cathryn Sawicki對《大紀元》說,按她的估計,「政府可能通過要求母親擁有某種加拿大身分,來應對這個問題。」因為在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等國家,孩子不能只因為在當地出生就擁有國籍,需要加上其他的要求。加拿大和美國是少數嬰兒在當地出生便有國籍的國家。
Sawicki對「護照嬰兒」現象的嚴重性表示懷疑。她說:「我想看看與『護照嬰兒』有關的統計數據。」
溫哥華移民律師和移民政策專家李克倫(Richard Kurland)之前對《大紀元》說,他認為「護照嬰兒」有被人為造大之嫌疑,因為每次這問題被拿到國會辯論時,都以缺乏事實支持告終。
李克倫稱,政府如真想在這方面作出改革,就得作好打官司的準備。雖說許多歐洲國家制定有可與其他國家共享家譜的數據庫,但這事關侵犯個人隱私。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