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瘋建博物館 多數館藏空蕩蕩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北京第五環道有一座紅磚建成的現代美術館,近來這個離北京350公里的地方雖然已經都市化,但它的名稱仍然叫做何各莊村。美術館的紅磚光亮,黃色的字體鮮明,其內的七個展覽廳空調聲嗡嗡作響,燈光輝煌。但是除了進口處的小角落有些展品,整個館全然空無一物;它既是空有其表,也只好將就的擺著,令人有如走進一間空蕩的奧林匹克游泳池一般。這就是中國目前一窩蜂興建博物館的一般現象。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這座「紅磚當代美術館」是一年多前建成的,它展現中國一窩蜂建展覽館的趨勢,結果迷失了方向。不只是北京與上海,其他二、三線之類的城市每天都會孵出一座新展館,但裡面到現在既無收藏物,連館長也沒有。

報導說,1949年中共奪得政權時整個中國只有25座博物館,其中許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都被燒毀,收藏物均已散失。但是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之後,都市化迅速成長,捲起蓋博物館的風潮,每一個省府似乎都重建一座,而非翻新舊館。儘管裡面暫時空無一物,但仍不失為重整文化的良好開端。此後,中國許多富豪也建起私人展覽館,展現他們的財富。

根據中國的五年計劃,它將提前三年在2015年擁有3,500座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副會長安來順表示,去年中國有451座博物館開張,至2012年底博物館的數量已達3,866座。相較之下,美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前,十年內只建了20~40座博物館。

中共的官員指出,世界許多大城市諸如紐約、巴黎、倫敦都有大博物館,中國當然也應該有。他們希望向國人與外國人展現中國固有文物,並認為繼往開來、教育年輕一代是重要之務。

2009年中共國務院將提倡文化列為戰略層級的目標,認為它是重要產業,而博物館是整體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過它增長得太過迅速,結果展物的收集、展覽的計劃、館長館員與幕僚訓練,乃至設計與教育事項,都遠落在建立博物館硬體之後。

報導說,北京當局計畫將2008年所建的一部份奧林匹克運動會園區,轉變成三座新的展覽館、一間劇院與一間國立圖書館,使其成為文化中心。其中最吸睛的將是一座新的「中國美術館」,它的規模是現行美術館的六倍,其設計得標的是一位法國建築師,「中國美術館」主任對其中國式的設計極為讚賞,但該建案至今尚未開工。

目前上海有兩間大的現代藝術展覽館即將開放,他們極盡宣傳的能事,但未來可能會面臨諸多困難。由於中國的文化政策語焉不詳,首先他們頭痛的問題是如何與政府當局打交道。私人展覽館想從國外引進藝術品,即使是臨時性的,也必須繳納高額的保證金,取得進口執照。從實際案例中得知,他們處處會受到掣肘。

其次,中國人對歷史與政治事件的敏感度也難以評估。例如文化大革命的作品,在私人展覽館以及遠離北京的地方比較可能展出;成都與汕頭都有一件,而它們都在南方。再者在中日關係緊張的時候,2012年的上海雙年展便突然將東京的展場撤銷;平常時期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倒是常在北京藝廊展出。

現代藝術作品具有嘲諷意味與不同的解讀,中國的藝術家正測試著官方的接受程度;其界線雖然難測,但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知道如何掌握。「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上海館的執行長張培力列出一張禁止展覽的名單:法輪功作品、達賴喇嘛、天安門事件,以及任何侮辱國家領導階層或暴露身體隱私部分的作品。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40年來首次行大修 中國美術館展現最后的美麗
“大匠之門”攪熱京城畫壇 中國美術館延期閉館
「中國美術館」大規模擴建 將辦奧運特展
中國收藏《詩經》版本最多的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