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菲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來自非英語國家的選民在澳洲聯邦大選投票時遵循一定的模式。
據澳洲民族台(SBS)報導,澳洲國立大學政治部的麥克艾力斯特(Ian McAllister)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每次澳洲聯邦大選後都進行了調查。這些調查察看移民背景如何影響投票決定。研究發現,來自非英語國家背景的移民,在大選投票時有著清晰的模式,但這些模式在他們的子女輩和孫子女輩身上逐漸消失。
這些調查發現,比如更多來自中東國家和亞洲的選民傾向於支持工黨。相反地,來自東歐國家的選民則更可能青睞聯盟黨。
麥克艾力斯特稱,外交政策決定和移民在家鄉的經歷可影響其投票模式,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影響甚至延續幾十年。
上世紀80年代末共產主義在歐洲解體,那以後從東歐國家移民來澳的人有反工黨情緒,但這種情緒到了他們的子女輩就減弱了。
麥克艾力斯特認為,一些上世紀90年代在澳洲發生的政治事件持續影響著很多亞裔選民,導致他們更傾向於支持工黨。在他看來,前自由黨總理何華德在上世紀80年代時擔心亞洲移民湧入、並且起初不願意公然反對前一族黨領袖韓珊(Pauline Hanson),亞裔選民與聯盟黨之間的關係因此受損。一族黨反對有色人種(特別是亞裔)移民澳洲。
一些亞裔社團表示,國立大學的這一研究結果反映了他們近些年來在社團內聽到的觀點。維省越南裔社團主席阮宏(Phong Nguyen)表示,許多中年或較年長的越南裔澳人,依然記得上世紀90年代對韓珊政策的辯論,因為不滿當時聯盟黨針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他們今天依然不願把票投給聯盟黨。
另一個社區團體——大洋洲泰米爾協會聯盟也認為,政黨過去的政治決定依然影響著選民今天的投票模式。
(責任編輯:李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