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27日訊】當一一幕幕歷史真相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雖然只是一些碎片,卻也足以顛覆我們的歷史「常識」,心靈一次次被刺痛!
41、【黃炎培與毛澤東的「窯洞對」】
1945年,黃炎培與毛澤東長談時說:「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週期率。」毛表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這段著名的「窯洞對」由黃口述,黃夫人姚維鈞執筆記錄。
黃炎培當時對毛澤東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瞭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1949年3月25日,毛從西柏坡移駕北平,住香山雙清別墅,26日即召見當年「窯洞對」探討「興亡週期率」的老朋友黃炎培,懇請其作為中間人向民族實業家們傳遞、解釋黨的政策,稱在社會主義改造問題上,將大大有別於史達林。
黃領命後廣為宣傳,眾多民族實業家決定留在大陸。
1952年,毛發動「五反」運動,大批民族實業家被打成「不法資本家」,數千人不堪受辱自殺。1956年公私合營,全國民族資本被以不到十分之一的價格由國家「贖買」,分20年定息付款。
1966年文革爆發,在「興無滅資」的口號下,不僅「20年定息」成為泡影,所有財產也被抄沒一空,很多人被批鬥迫害,家破人亡,甚至如張謇等已逝者,亦遭紅衛兵掘墓毀屍清算。
1949年後,作為毛「黨外最好的朋友」,黃依「窯洞對」之「民主新路」頻繁向毛諫言,毛初時尚能逆耳受之,其後漸為不滿。
1954年黃對「糧食統購統銷」政策提出批評,終於觸怒龍顏,在人大內部遭受批判。
1957年反右,黃六位子女一位女婿被打為「右派」,三子黃萬里還被毛澤東點名、《人民日報》刊文批判。
1965年黃炎培去世。1966年文革,當年「窯洞對」的執筆人黃夫人姚維鈞「代夫受過」,慘遭毆鬥、侮辱,1968年自殺身亡。
42、【媒體的任務】
納粹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關於媒體作用的語錄:
「媒體的任務就是把統治者的意志傳遞給被統治者,使他們視地獄為天堂。」
「大眾傳播媒介只能是黨的工具,它的任務是向民眾解釋黨的政策和措施,並用黨的思想理論改造人民。」
「所有媒體的言論,應當趨於一致的目的,不能被言論自由的邪說所迷惑。」
「宣傳只有一個目標:征服和愚弄群眾。」
「人民大多數比我們想像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傳的本質就是堅持和重複。」
「群眾對抽象問題只有一知半解,他們的反應較多表現在情感領域。情感宣傳需要擺脫科學和真相的束縛。」
43、【「大義滅親,實為黨員幹部之榜樣」】
牛友蘭,山西興縣首富,其子牛蔭冠,清華大學學生,「一二•九」運動期間加入中共。
抗戰開始後,牛友蘭毀家紆難,支持中共晉綏邊區政府,不僅家財散盡,兩名侄女亦因此犧牲。
1947年晉綏邊區土改,因支持抗戰與革命,已地無一壟、房無一間、身無一文的牛友蘭被劃為「曾經剝削過興縣百姓的大地主」而遭批鬥,身戴手銬腳鐐,跪於尖銳碎石之上,被以成捆燃香燒炙,後以鐵絲穿鼻,由返鄉協助土改的兒子牛蔭冠執繩牽鼻遊鬥,至鼻骨斷裂,鮮血噴濺方止,三天後於監禁中絕食而亡。
其後政府贊其子牛蔭冠「對黨毫無怨言」、「對黨的路線無條件擁護並為之長期奮鬥,大義滅親,實為黨員幹部之榜樣」。
1949後,其子官至正部級。
44、【平墳運動】
1958年大躍進,為實現「農業高產」,提出「平墳開荒,向鬼要糧」、「人換思想地換裝」的口號,在全國開展了一場「平墳運動」,除「烈士陵墓」及國家認定有「歷史價值或文物價值」的墳墓,一律平毀,屍骨火化,石碑用來築橋鋪路,棺木用來造房搭棚,而墓磚則被用來修建房屋和搭建「大煉鋼鐵」的小高爐。
為徹底「解放」農民思想,各地開展大大小小的「辯論會」「鬥爭會」,將「平墳運動」定性為「辯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先進思想和落後保守思想之間的鬥爭」,凡抗拒抵觸者,墳墓由村幹部組織人員強制平毀,費用概由墓主承擔。
45、【逃荒】
自古饑荒,逃荒為最後之活路,而在1959-1961大饑荒中,饑民欲外出逃荒活命亦不可得。
195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制止農村勞動力盲目外流的緊急通知》,嚴禁農民外逃,己外逃者一律收容、遣返。正擔心災情外泄的地方官員以此為「尚方寶劍」,名正言順地命令武裝民兵甚至部隊日夜巡邏,架設機槍,把守交通要道,嚴防饑民外逃,違者或投監或射殺。而己外逃者,一旦發現,名曰「收容遣返」,實則被成批押往各種勞改場所強制勞改。如安徽省設檢查站100多處,收容30多萬人,大多未被遣返,而是在強制勞改中饑病、折磨而死,很多人連姓名都沒有登記。
群眾說:日本鬼子來了我們也沒死這麼多人,那時還能跑,60年那會兒只能等死……
46、【格殺勿論】
甘肅土地貧瘠,糧食歷來需靠外運。
1959年,省委書記張仲良在中央會議上放出豪言:「58年甘肅糧食增產40%」、「甘肅決心自力更生,不要國家商品糧。」龍顏大悅之後,張下令勒緊肚皮壓縮口糧,農村59年只留三個月口糧。為完成「浮誇」帶來的國家高徵購指標,組織「搜糧隊」,挨家挨戶翻箱倒櫃,甚至掘地三尺將超標餘糧席捲一空,同時下死命令:「不准外逃,堅守崗位,凡靠近鐵路一百米內的作偷越邊境論,一律格殺勿論。」
高壓之下,甘肅百姓除部分冒死外逃之外,大多數只能在吃光樹葉、野草之類一切可食之物,甚至易子而食後,坐以待斃。三年大饑荒,甘肅餓死百萬。
1961年中央調查甘肅問題,張仲良僅受降職處分,由第一書記改任第三書記。
47、【諾獎背後】
1951年,出生於河南農村的崔琦被母親送往香港求學,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留在大陸的父親在1959年餓死,母親背負「裏通外國」的罪名,在1968年貧病而亡。崔琦母親去世時,崔琦姐姐欲借鐵鍬一把埋葬母親,磕頭下跪求遍全村卻無一人肯借。
1998年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當地政府卻大張旗鼓地搞起了崔琦故居,並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8、【賽珍珠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擁有中華民國國籍】
賽珍珠:當我生活在中國人民當中的時候,是中國人民給了我最大的愉快和興趣。當人們問我他們是何種人的時候,我回答不出。他們不是這或者那。我無法給他們下定義,正如我無法給我自己的親戚朋友下定義一樣。我與他們如此接近,曾與他們如此親密地一起生活過,無法給他們下定義。
1971年中美關係改善,特別是在尼克森總統訪華後,80歲的賽珍珠燃起了重回中國的念頭。可是沒想到,1972年5月,她收到中國政府通過前國務院官員轉交的這樣一封回信:
親愛的賽珍珠女士:來信收悉。考慮到長期以來您在著作裏採取歪曲、攻擊、謾駡新中國及其領導人的態度的事實,我被授權告訴您我們無法答應您訪問中國的請求。
賽珍珠說:他們看過我的書嗎?
「一座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人橋,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一位敏感而富於同情心的人」。(尼克森)
賽珍珠(1892~1973),美國(旅華)作家。1932年借其小說《大地》獲得普利策小說獎;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也是唯一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現在中國江蘇鎮江、安徽宿州、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等地保留有賽珍珠故居。
49、【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複識矣】
1948年5月,國軍掩護著5千餘名南陽中學學生在中共軍隊的追擊下,一路南撤。1949年冬,僅剩的300名學生和護送的國軍被迫逃入越南,假道入台。師生們僅有一本《古文觀止》成唯一教材,張子靜校長讓每個學生將此書抄寫並背誦三十篇,抄至「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複識矣!」,皆泣不成聲。
50、【毛時代,被侵佔的南沙群島】
在毛澤東時代,南海群島中,
第二大島中業島1971年被菲律賓侵佔;
第三大島西月島1963年被菲律賓侵佔;
馬歡島1970年被菲律賓侵佔;
費信島1970年被菲律賓侵佔;
南鑰島1968年被菲律賓侵佔;
景宏島1973年被越南侵佔;
鴻庥島1973年被越南侵佔;
南威島1974年被越南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