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即將開幕的上海自貿區引發沸沸揚揚的討論和期待。《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過去三十年,中共在中國各地建立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經濟特區,但是仍然拒絕擁抱從這些特區學到的經驗,全面鋪開經濟自由化,因為他們知道,自由化將削弱他們的權力。
上海自貿區再次點燃期待
《華爾街日報》9月25日報導說,上海自貿區這個項目是八月份宣佈,在推出的前夕仍然被神秘籠罩,它對於這個國家脫離出口製造型,轉向服務消費型的經濟演化應該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當局可能甚至允許在這個29平方公里的區域訪問被禁的社交媒體網站比如臉書和推特。
期望是很高的,由於今夏透露出的不同消息暗示一些官員想要做大。一些報導暗示對於這個區域的銀行賬戶利率將完全自由化。其他人暗示對於這個區域的企業北京將完全開放關閉的資本賬戶。也許外國電信公司將被允許在這個區域投資,最終與國內手機服務巨頭比如中國移動展開競爭。
但是也有很多理由讓人感到懷疑,不僅僅是因為許多這些改革並未官方宣佈。一些超越擴大改革試驗的事情可能在這裡發生。
三十年裡建立大大小小特區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作為一個增長的刺激,特別經濟區在全世界的記錄好壞參半。中國經濟特區的主要價值是政治性的,提供試驗案例以說服這個國家更頑固的領導人,經濟改革是可取的。但是政客們一般已經知道這一點。改革沒有更廣泛的展開的理由是,政客們也知道,自由化將削弱他們的權力。
自從1978年以來,北京已經建立了特別經濟區、海濱開發區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項目來打造出投資友好的區域。算一算,超過90%的城市都容納某種形式的特區。
在他們早期的日子裡,這些特區的確發揮了一個有用的功能,就是他們允許北京改革派引入市場力量。隨著特區的數目擴大,他們吸引了很大一部份外國直接投資,主要是在點燃中國出口型繁榮的製造業。一些在特區率先進行的改革後來推廣到各地。
中共從不擁抱特區的經驗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但是就像移植病人的免疫系統從來不會跟新的心臟和肝臟很好的和平共處一樣,中共領導人從來不擁抱從特區那裏學到的經驗。整體上不願意放棄對經濟的太多控制,當局堅持把自由化局限在特別區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特區成為國家控制的工具,允許規劃者輸送投資到這些地區。這是一個聰明的方式確保人民記住繁榮是黨賦予的。
這不是貶低特區內取得的驚人的經濟增長。但是如果特區的目的是為了日後鋪平廣泛改革的道路的話,你不得不思考:北京已經花費30年的時間來學會熱愛全面的自由化。他們還在等甚麼?
上海的沸沸揚揚開始提供一個答案。中國發展的一個特點是,北京政策故意鼓勵經濟整體增長遠遠走在服務業提供服務的能力的前面。
因此,製造業受到鼓勵增長和競爭,但是北京對於利率,首次公開募股和其他資本分配工具的令人窒息的監管剝奪了私營製造業擴大需要的資金。因此,本來應該享有更高薪資的工人們發現自己為服務付出更高的價格,諸如手機計劃,因為北京限制這個行業的外國投資。
專制政權懼怕自由化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人們希望上海改革成為提高服務業的一個範例:大爆炸式的金融自由化比如消除銀行儲蓄利率限制和完全可兌換貨幣,這兩者都將開始允許市場更加有效的分配資本;更多的競爭,包括作為現代服務經濟脊樑的電信行業的外國投資;減少通信審查。
如果你沒有被這些東西嚇壞,那是因為你不是一個合法性搖搖欲墜的專制政權下的官員。目前的證據更多的表明,中國的特別經濟區僅僅是為了取得快速增長而不是北京決心穩步推進自由化。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