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25日訊】「運動了!」--這句話要是在中國,也許就會讓人緊張。就像著名演員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的那句讓人不寒而慄的臺詞。但是,在美國,好像大家都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就像前幾天來到舊金山的「開車停止收發簡訊」的群眾運動。
「開車停止收發簡訊」的運動是這2年才開?的,目地是為了減少因為開車時收發簡訊引起的車禍。據稱,開車傳簡訊現在已經成為美國交通事故頭號殺手,占所有車禍的四分之一,每年有160萬起車禍之多。而美國的年青人則是使用手機簡訊的主要群體。
「開車停止收發簡訊」運動的口號是「沒那麼急」(It Can Wait)。號召大家開車時可以稍等一下,等到安全了就可以使用簡訊,而不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收發簡訊,因為那樣就等於醉駕玩命無異。
如此,1個「沒那麼急」的群眾運動就開始了。參與者只要上網站上登記一下,聲明自己會承諾不在開車時用簡訊就可以了。據說現在已經有130萬人參與了這場「運動」。
多年前,當艾滋病這個可怕的性行為傳染疾病盛行時,美國也同樣出現了一個「真正的愛情要等待」(Truth Love Waits)的群眾運動,號召青少年和大學生簽署婚前禁慾的誓言,結果募集了上百萬的簽名者。就在今天,有時也聽到有簽署婚前禁慾的誓言,這個運動看來還是有一些年青人在追隨。
美國就是這樣,動不動也「運動」(Campaign),政治選舉的助選是運動,公司做廣告推銷也是運動。而最主要的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去推廣你發起的運動。
不過,美國的這些「群眾運動」,基本上都是私人發起的、以理念為主的倡議。追隨者都是認同這一理念的人,其中並沒有任何強迫的意味。這裡的公司、政府也有一些「運動」,比如幫窮人油刷房子、給窮小孩提供聖誕禮品等等,許多都是公益的。
美國近代最火爆的運動,可能要算馬丁‧路德‧金帶領的民權平等運動、反對越南戰爭、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和最近的占領運動。但是,不管什麼激烈的運動,美國的群眾運動很少有專門針對一少部分人去整人的。許多都是由民眾自發開始,不是由政府發起的。
有次與美國同事談起,美國的群眾運動與中國的運動到底有什麼區別?筆者當時是這樣回答的:一個群眾運動,無非是讓(號召或逼迫)許多人來參與,一起去幹一件事。美國與中國的群眾運動的最大的不同是,如果牽扯到利益,美國的運動中,得益的往往是弱勢的人;而在中國的運動中,被整、被迫害的往往是弱勢的人。
所以,群眾運動一來,在美國,可能很少有人會怕;但是在中國,要遠離被運動的群體,這是每個人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在美國,如果有人提倡某天大家一起去看日出,只要你的理由充足,說不定就會成為一場轟動的群眾運動,人群鼎沸、車水馬龍。但是在中國,你就可能因此而被抓,而參加的人,也可能會被政府視為異類。發生這樣的事,這在美國將是笑談;但是在中國其實並不是笑談。
(責任編輯: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