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制度藩籬和隱性門檻多 農民難變身份

人氣 4

【大紀元2013年09月25日訊】中國每年有1000多萬農民工進入城市,但現行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方面的制度藩籬和「隱性」門檻,使得農民工身份難轉變。

制度藩籬和「隱性」門檻 讓農民工身份難轉變

經濟參考報報道,備受關注的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再次成為城鎮化背景下的核心議題。

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過渡性政策,居住證制度已在上海、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多地探索實行。

一些城市利用居住證制度設置學歷、技能、投資等新門檻已成為普遍現象,或者存在只改變戶籍、未改善生活居住條件和福利水平的「空轉」現象。

不久前,廣州市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劃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家庭戶」。河北、遼寧、江蘇、山東、重慶、四川、廣西等10多個省區相繼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二元戶口性質劃分,統稱為「居民戶口」。

有專家指出,一些地方戶籍制度改革存在「空轉」現象,即直接把農民的戶籍變了,但並沒有改變他們生產和生活居住條件,這樣的戶籍改革沒有意義。

當前的土地制度使得農民難以真正「走出去」和「留下來」,一些地方的戶籍改革試點中,甚至出現了原有城市戶籍人口希望換成農村戶籍的「逆城市化」現象。

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認為,依附在戶籍上的社保、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不是公安部門和戶籍制度本身能夠解決的,戶籍放開之後,更重要的是解決農民進城的問題,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

廣州、上海等地門檻諸多 標準嚴苛

大陸不少地方在居住證、戶籍、公共服務方面設置學歷、技能、投資等諸多門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比如2010年至2012年5月,廣東省通過積分入戶的大約為農民工總量的百分之一,73.7%的積分入戶者具有一定職稱或者嚴苛的職業資格。

今年7月1日起,上海開始實行居住證積分制度。根據居住證積分制,持有居住證、總積分標準分值達到120分的外來人口,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異地高考、社會保險、證照辦理、住房、基本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待遇。獲得積分的基礎指標包括年齡、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在上海市工作及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年限等。

對於大量外來務工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低文化水平的人,由於難以拿到120分的標準分,仍然都擋在門外。而且居住證和上海戶籍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比如不能享受上海市低保待遇,不能申請購買保障房等。

中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稱,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因為它們集中了全國最好的資源,福利基本上接近於發達國家了。

大陸民眾則認為中共製度對國民存在嚴重歧視和不公,愛這樣的中共統治之國是屈辱。

大陸民眾評論

—— 歧視!歧視!

—— 同在一片天,同在一個國度,同樣是中華民族,為什麼不一樣的福利待遇?

—— 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發達國家」內!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 (中共發改委)站著放屁也不怕把腰給閃了!和外國拼福利?老百姓能活著已經夠幸運了。

—— 公平就是忽悠P民的一句空話!

—— 同一個國家,卻有著不同的福利待遇。人為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讓我如何去愛你?

—— 愛狗屎還能種地,愛(中共統治的)國家只能覺得屈。

—— 只想悄聲問一句,如此下去,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何時能實現「共產主義」?

—— 看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有戶口政策的,這個怎麼不和國際接軌?

—— 農民自蓋房間辦不了產權證,土地使用也沒有任何保障性證書。地方政府說徵地就徵地,說拆遷就強拆,哪管你死活。所以導致城鄉居民失衡!

(責任編輯:林遠山)

相關新聞
衛報:中國農村貧困 與城市鴻溝加大
外媒看中國式城市化發展的隱憂
費良勇:中共歧視刁難海外華人
孟之飛:大同世界在哪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