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保險專題】 全球動盪 企業加重風險管理

作者:張國鼎(公勝保經經理)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09月24日訊】從台灣的企業規模來論,97%都屬於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特色就是產、銷、人、發、財等企業機能分工不清,因為中小企業主大多是技術或業務出身,所以大多沒有足夠專業知識在創業伊始,即建構好全面性的企業機能分工體系,故內部相互兼職或俗稱「校長兼撞鐘」的情況所在多有,因此各項企業機能皆難以做到最完善的發揮,當然這也包括需要跨部門的風險管理在內。

恐怖攻擊、企業醜聞、極端氣候、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等,震撼全球的新聞事件,已經造成企業風險管理實務的改變,今日的企業主管必須更積極主動地處理危及企業經營的不確定因素。良好的風險管理,應由企業自發性的推廣,並符合全球經濟發展潮流的趨勢,其追求的目標更需涵蓋人員安全(不只是員工)、財產保護及營運持續,進而提升企業形象與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傳統上,大多數企業都認為,風險管理是一個具體而獨立的活動,例如保險或匯率風險管理。但新興的管理方法是要求企業的各階層管理人員和員工時時刻刻都要關注風險管理並保持敏銳,過去分散至各部門或職位的管理模式,要改成整體的管理模式,將經理人認為有必要時才進行的非連續性管理模式,改成時刻都要進行的連續性管理模式,小範圍局部性的管理模式,要改成全方位的管理模式。

企業進行投資、追求成長及獲利的同時,亦面臨種種可能蒙受損失的潛在風險,因此企業除將有限資源傾注於成長與發展外,如何以最低成本將企業風險降至最低,更是一重要挑戰。從保險的角度來看,風險可以分成四類,(1)財產損失的風險,與財產保險有關;(2)淨利損失風險,與營業中斷保險有關;(3)責任損失保險,與責任保險有關;(4)人身損失風險,與人身保險有關。

以上4種風險還必須與產銷人發財資等企業機能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因此企業風險管理將是極為專業的一項職能,大企業必須設立「風險長」,中小企業也必須有兼任此職務之安排,甚或尋求專業企管顧問業者之協助,使企業獲得在全新經濟體系下的存活機會。◇

(責任編輯:簡淑敏)

相關新聞
公勝保經 創造大愛的社會
保險價值賦予的歸屬感
二代健保制度下的理財邏輯(上)
二代健保制度下的理財邏輯(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