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21日訊】(新紀元週刊344期,記者鐘和報導)即將到來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被與11屆三中全會相比較,然而趙紫陽的政治祕書鮑彤披露,當時三中全會根本不是一次改革開放的大會,鄧小平也不是什麼「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是一場失控的會議,紛亂中鄧小平順勢抓住了權力。而18屆三中全會將會是如何的場面?
面對即將到來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有人把其與11屆三中全會相比較,不過,早在2008年,香港《開放》雜誌發表了由趙紫陽的政治祕書鮑彤口述,姚監復記錄整理的〈11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大會是一個神話〉一文,文章提到,11屆三中全會原本並不想討論改革開放,但由於會議失控,最後出現了與華國鋒、鄧小平最初意願大相逕庭的結果,不過鄧小平卻抓住時機,依靠手中的權力成了會議的最大贏家。
文章稱,11屆三中全會原定的議程是討論農業、經濟與計畫,而不是平反,更不是改革開放。
鄧小平出訪 會議方向失控
11屆三中全會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而此前定調的會議在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開,當時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泰國等地,會議由華國鋒主持,鄧小平和華國鋒的意見是一致︰不糾纏過去歷史遺留問題,也不擬提出文革遺留的毛澤東欽定的大案,包括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問題。
然而在五天會議中出現了異常。10日陳雲、11日譚震林和13日胡耀邦的發言,衝破了原定會議框框,提出文革中一系列重大遺留問題,使會議失控了。
10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做的中央工作報告上,胡耀邦提供了有關薄一波等61人「叛徒集團」案、彭德懷、陶鑄等人的復查材料,以及有關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帶來的群眾和高層領導對天安門事件的深刻覺醒等材料。當天陳雲在東北組發言說,對華國鋒、鄧小平提出的工作重點轉移的意見︰「我贊成;歷史問題不糾纏是對的。但是有些問題太大,中央不說話,下面不好解決。」
當時陳雲提了六個問題,比如薄一波等61人所謂叛徒集團一案,毛主席知道吧?群眾悼念周總理是反革命還是革命行動?陳雲表面上沒有直接講文革不對,但是翻來覆去提問題。胡耀邦和陳雲的發言和材料像大石頭扔進平靜湖面,引起會議很大震動,結果大家集中討論的是如何批判文革、批判凡是派、批判極左思想,要求為毛澤東欽定的冤假錯案徹底平反。
陳雲和鄧小平爭權較勁賽
等鄧小平11月14日出訪歸來後,發現會議在陳雲、胡耀邦發言的主導下,已經跳出華國鋒和他設置的框框,他已經喪失了會議的主動權。原本胡喬木為他起草的大會講話稿也根本不能用了。於是12月2日,鄧小平邀胡耀邦和國務院研究室的于光遠到他家商談起草講話稿。按鄧小平親自草擬的三頁500字的講話提綱,胡耀邦、于光遠、林澗青等人接連四天到鄧家共同研究討論,最後定稿,題目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以此文做報告。
鮑彤評論說,鄧小平既不是什麼「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沒有把三中全會開成「改革開放的大會」。而是群眾、黨員、中共高層幹部推動了整個政治形勢發生了巨變,促成了鄧小平講話內容的轉變。
鮑彤還說,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是陳雲和鄧小平爭英雄的一場暗中較勁的公開比賽。為了比陳雲的講話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鄧小平講了黨和國家的制度問題、民主問題、解放思想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問題。可惜的是,鄧小平講出的只是一些很好聽但不擬執行的空話。
鄧小平最不願意看到的是會外西單民主牆的議論;他看到了文革遺留的難題,但不願延伸到反右派鬥爭的徹底平反問題,因為他自己就是反右派鬥爭五人小組組長,只願意為右派分子個人「改正」,而不能為反右派鬥爭平反,仍舊堅持說︰「反右派鬥爭是必要的、正確的,只是擴大化了。」沒有真正做到也不願做到胡耀邦堅持的「有錯必糾」,「毛主席批的錯了,也要平反。」對於民主、自由、人權、三權鼎立,他認為都是西方的資產階級的東西,都不能用。因此,他贊成抓魏京生,反對西單民主牆,取消「四大」,這些做法正是他讓胡喬木起草的講話中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毛澤東「六項標準」的延續,鄧小平自己的「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想根源。
鮑彤認為,從會議結果看,陳雲當然是會議的英雄,因此搖身一變,由中委成為副主席,洋洋得意;華國鋒以主席身分挨批,他為他和鄧小平共同為會議定的框框,為「兩個凡是」受指責,灰溜溜地;但是同樣應當承擔會議框框和「兩個凡是」責任的鄧小平也能搖身一變,把會議成果拿過來,只用一句話︰「北京市委關於天安門事件平反的決定就是中央的決定」,變成他自己的功勞。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成了鄧小平變臉的表演會。
鄧貪人功為己功 變身「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鮑彤還說,假如認真閱讀鄧小平的三中全會的講話,會發現鄧小平通篇只講民主作風,沒講民主制度;著重講經濟發展,沒講政治改革的要害是黨的改革、開放黨禁、報禁問題;既使講農業發展,也沒講農村改革,三中全會關於農業的決定強調的是「不准包產到戶」,這個文件起草的負責人是紀登奎。至於後來批評華國鋒搞「洋」躍進,搞十個大慶的錯誤,實際上,「十個大慶」是李先念提出來,鄧小平支持的,為了大幹快上的新躍進,最後把帳算在華國鋒的頭上。
鮑彤說,三中全會的成功原因,全部在於七嘴八舌,可以各抒己見,講自己的話。三中全會失控,在於失去領導。既然陳雲可以對毛澤東說不;既然陳雲、胡耀邦可以對毛澤東批准的幾個文革大案說不,那麼老百姓也可以對文革說不;也可以對人民公社說不。三中全會上代表們可以七嘴八舌,那麼老百姓也可以在政治生活中七嘴八舌,這種自發的對民主的追求,對憲法言論自由權利的捍衛和運用,推動了改革。改革不是領導出來的,也不是設計出來的,三中全會之所以成功,是在於它是失控的大會,但是符合人民心願、符合歷史發展客觀規律。
至於鬥爭方面,從排名順序看,原來是華國鋒為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汪東興、李先念為副主席,從三中全會以後,陳雲從中央委員升到副主席,排列第五;而鄧小平實際上從第三位變成了握有實權的第一位。應當說鄧、陳得勝,華、汪失敗,葉、李保住位置,而最大的贏家是鄧小平,貪天功為己功,貪人功為己功,造出了一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人們不禁要問,35年後的18屆三中全會,是否會出現類似的事情呢?◇
本文轉自344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