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子容紐約報導)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最新研究報告,在未來五年,亞洲的機構投資者將在全球地產市場投資1,500億美元以上。中國保險業也將向全球地產市場投入超過140億美元,其中主要目標將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和澳大利亞等高度透明市場,全球核心城市的高端優質辦公樓將是最為追崇的目標。
亞洲將在全球地產市場投資1,500億美元
在未來五年,亞洲的機構投資者將在全球地產市場投資1,500億美元以上。由於亞洲可投資的庫存有限,倫敦、紐約、悉尼和其他門戶城市將成為亞洲投資者的主要目標。
亞洲機構投資者目前擁有全球機構資本的五分之一,但是,目前的全球低利率以及股票市場的較弱表現意味著他們在保證投資回報上面臨嚴峻挑戰。很多機構投資者開始在其投資項目中增加地產項目,儘管近年來投資活動 顯著增強,但亞洲機構投資者只有1.7%投向地產,和北美和歐洲的機構投資者相比,他們投資地產的比例為6%到8%。
亞洲投資者在亞洲以外地區的投資從2008年的20億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90億美元,其中亞洲機構投資者佔了很大一部份。目前亞洲投資者最心儀的投資地區分別是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
世邦魏理仕全球資本市場的執行董事馬克.吉富瑞達(Marc Giuffrida),「我們在全球各門戶城市都看到有生意成交,聞詢活動也在增加。我們最初建議一些大的養老基金和主權基金(投資地產),現在這些先行者已開始收穫。市場也看到了他們是多麼的成功。這些積極的例子給那些懷疑或謹慎的投資者提供了實際的例子和信心,說明全球地產可以增值,更主要的是,任何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海外優質商業地產被看好
和其他地區的養老基金、保險基金以及主權財富基金相比較而言,在跨境地產投資方面,中國的機構投資者仍是新手。因為中國保險基金在2009年後才被允許投資地產業。但最近幾年,中國機構投資者已開始增加對海外地產市場的投資。這由以下幾個因素促成:國內有限的投資渠道,過度的流動性,人民幣的升值,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後海外資產相對估值較低。
2012年,中國所有的保險機構的總資產為1.2萬億美元。2012年10月,中國保監會發佈新的規定,允許這些機構最高可以將資產的15%投資到「非自用」房地產。按此計算,目前有超過1,800億美元可用於地產投資。根據最近幾年保險基金在發達國家的投資模式(大多數保險基金將資產的6%用於直接地產投資),以及假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投資比例為80:20,中國保險業者將在國際地產市場投入144億美元。
儘管近年來在發展中地區可投資的地產數量大幅上升,但和北美及歐洲相比,高端地產依然有限。鑑於此,中國的機構投資者預計將主要投資全球主要門戶城市的最優質辦公樓項目,這些項目可以在短期產生穩定的投資回報。
倫敦、紐約等城市是最佳目標
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鄰近中國大陸、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亞洲市場,如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會是未來中國投資者的主要目的地。
馬克.吉富瑞達指出,「中國保險機構在國內市場已經很強大了,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變化,他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國外商業地產市場。保險業發展非常迅速,隨著資金的不斷增長,他們會大量投資全球主要的門戶城市,如倫敦、紐約、多倫多、新加坡、香港和悉尼等。這些城市優質辦公樓和零售地產的低流動性、增值潛力和穩定的現金流是他們投資者的最好目標。」
馬克.吉富瑞達還說,「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保險業對國際地產市場的投資分配仍然較少。這種分配即便溫和增長,也將是巨大的資金流動,因為資金的基數很大。正如馬來西亞和韓國的對外投資,行業領袖會引領方向,一旦他們成功,其他人就會追隨。」
新規則經過精心衡量,以能達到可持續投資。比如,投資局限於「成熟的零售和辦公樓地產,擁有穩定的收入,座落在25個發達市場的主要城市的中心區域。」包括美國、英國、香港和澳大利亞。這也包括這25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上一財政年度的總資產的15%。
世邦魏理仕中國研究中心的弗蘭克.陳(Frank Chen)指出,「絕大多數擁有充分資金的中國投資者都面臨國內投資渠道有限的問題。人民幣持續增值造成的購買力的不斷增長使得現在是中國資本進入海外市場的良好時機。不光是機構投資者尋求穩定的收入和較低的長期風險,投資者個人也在尋找保值增值的機會並且能夠移民或為孩子贏得更好的教育機會。其次,尋求新的增長點、更多樣的投資渠道以及希望從國際實踐中學習的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世邦魏理仕是總部位於洛杉磯的財富500強企業,根據2012年的收入,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300家辦公室,3萬7千名僱員(均不算附屬機構)。
(責任編輯: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