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18日訊】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約2億年前一顆隕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痕跡,研究的科學家認為其撞擊規模僅次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隕星撞擊,可能是地球上一次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
日本九州大學和熊本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最新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說,這次撞擊發生在約2.15億年前,隕星的直徑可能達7.8公里。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被認為發生在約6,500萬年前,隕星直徑約10公里。
日本科學家在日本岐阜縣坂祝町的河流沿岸和大分縣津久見市的海岸附近發現了濃度很高的金屬鋨(osmium,Os)。這種金屬在地表上非常罕見,但在隕星內則含量豐富。同位素分析證實,新發現的鋨與地表本來存在的鋨不同,其來源是隕星。
科學家過去的研究顯示,隕星大小和含鋨量存在一定關係,據此估算這顆隕星直徑為3.3至7.8公里,質量最大約5,000億噸。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有一處約2.15億年前形成的直徑約100公里的火山口狀凹陷,研究小組推測這個凹陷就是此次撞擊形成的。撞擊還使得隕星中所含成份廣泛散佈到地表多個地方。
此前考古證據曾顯示,在約2.37億年至2億年前之間發生過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稱為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或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當時23%的科與48%的屬之生物被滅絕了,滅絕原因尚無定論。研究科學家認為,上述隕星撞擊可能是導致那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
(責任編輯: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