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美好就在身邊 公益廣告打動人心

人氣 134

【大紀元2013年09月17日訊】「技術將我們與世界相連,卻讓我們彼此分開。」CNN健康專欄撰稿人伊安•柯爾納(Ian Kerner)在《手機會消耗人際關係》一文中如是說。的確,當手機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前所未有的近的同時,卻把人際交往的親密度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一則泰國公益廣告,使人們豁然發現手機已使自己越來越遠離真實世界,越來越對身邊的美好視而不見。

在這則電視公益廣告片中,人們各自低頭擺弄手機,由於注意力全在手機螢幕,身邊的人一一變成了隱形人。直到他們驚覺自己失去了甚麼,放下手機才發現,孩子的笑容是那麼動人,沙灘上的戀人是如此的美麗,車窗外的天空,原來掛著一道七色彩虹;在雨中,有人正為自己撐起一把大傘。

美國演員查勒妮製作的另一部視頻《我忘記帶手機》則在youtube上被觀看了2,000多萬次:女主角在沒帶手機的一天裡,清晰地看到了人們對智能手機的病態迷戀。一醒來,她就看到丈夫正專心玩手機;出門後,碰見的友人一直在打電話;朋友聚會沒說兩句,所有人都變成了「低頭族」;在沙灘上,一個男士向女友求婚時還不忘用手機進行自拍;夜晚,慶生會的女主角被密密麻麻的手機攝像頭包圍……當她回到家熄燈休息,黑暗中丈夫的手機熒屏瞬間亮了……

飾演女主角的查勒妮說:「想到要拍這段視頻,是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太荒唐可笑了,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只顧盯著手機,而沒有親臨自己生命中的那些時刻,這讓我感到難過。」

如今,這樣的景象處處可見:聚會的親友露出笑容、分享段子、追蹤新聞,和面前的人卻無關聯……「屏幕世代」(Screen generation)與「低頭族」勢力正越來越龐大。

手機拉近距離 卻間隔了人心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兩位心理學專家的測試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兩個人在私會時,如果近旁擺放著一部手機或便攜式筆記本——不管是否使用了它,雙方的交流質量和親近度、對設備持有者的信任度都會下降,談話者會感到對方不夠熱誠、不在意自己。

而在對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依賴中,我們產生的錯覺、誤會,信息的雷同感、距離感,也會對人的情感心智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異化正常的人際關係。

過度依賴手機 使注意力下降

另有研究顯示,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會分散當下的注意力。據手機安保公司Lookout去年對2,097名成年美國人進行的 「手機心態」(Mobile Mindset)網絡調查,5個美國人中有3人不到1小時就要查看一次手機。另有54%的人承認他們有躺在床上查手機的習慣,如廁看手機者佔到驚人的40%。與人談話、駕駛和參加信仰活動時,這一比例分別為30%、24%和10%,介於18歲到34歲的青年人中,有88%承認有前述幾種不良習慣。

用途不斷擴大 害怕丟失手機

如今,智能手機的諸多應用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方便,它能幫你找到在附近餐廳用餐的朋友、價格實惠的加油站,下載播放電視節目,隨時更新Facebook,或玩複雜的電動遊戲。 iPhone裝上Shazam軟件朝向收音機,馬上可識別出歌曲與歌手;Trapster軟件可識別測速照相機;Cab4me可以幫路人叫出租車。在日本與芬蘭,手機可以當電子錢包,一刷就完成付款。

無線通訊產業分析師夏瑪不無擔心地表示:「我相信手機會成為我們生活的終極搖控器;所有接觸、看到、感覺到的東西,以及所有的外在通訊,都要通過手機。」

而被問到手機丟失時會作何反應,美國Lookout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 73%的人表示恐慌,絕望和憂心忡忡者分佔14%和7%,只有6%的人選擇 「釋然」,人們對手機的病態依賴可見一斑。

既是安全隱患 又是無形殺手

有感於越來越多的車禍與開車時使用手機有關,德國老導演維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新近執導了一部題為《一秒之間》(From One Second To The Next)的公益廣告短片,其中車禍受害者的親友和肇事司機面對鏡頭時的苦痛令人感同身受,影片希望藉此讓觀眾記住:短信可以等,請專心開車。

當手機化作我們身體的一部份,肌肉勞損等病症也接踵而至。研究證實,人們注視手機越久,越容易產生頭痛、雙眼疲勞乾澀和視力模糊等症狀;長期頻繁發送短信,會使手指患上腱鞘炎。兒童長時間使用手機,容易患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亦稱兒童多動症)。另外,智能手機產生的電磁輻射使我们無處躲避。韓國、瑞典、比利時等國家的研究和調查均表明,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受手機電磁輻射傷害,不但影響注意力,容易疲勞,且睡眠質量也會變差。

也許人們真該像視頻中表現的那樣,遙想那個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嚐試一下每週有一天和手機說再見。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取得最精細的銀河系紅外線地圖
年輕人與18輪卡車相撞 昏迷數週醒來 感謝神
一場充滿愛和童年回憶的婚禮感動祖父母
專家:浴室維持這個溫度 可預防黴菌滋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