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走 怎麼看 玩轉盧浮宮

專題參觀路線之三:十七世紀的法國裝飾藝術

人氣 126

【大紀元2013年09月17日訊】盧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品高達3萬5千件,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被稱為「萬寶之宮」。那麼,這麼大的藝術宮殿,怎麼走,怎麼看,才能看到廬山的全部面目呢?為此,盧浮宮根據不同類型觀眾的參觀需求,將浩如煙海的館藏藝術品,根據歷史時期、藝術類型或特定藝術主題等,整理出若干條專題參觀路線。走,讓我們一起來玩轉盧浮宮。

參觀時間長度:3小時30分鐘 – 開放參觀日: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引言:

十七世紀的法國以相繼三位君主的統治為標誌: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

正因為這三位國王,裝飾藝術成為展示無上君權和王室力量的一種方式。這次參觀路線挑選了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掛毯、傢俱、金製碗碟、裝飾花瓶……所選作品反映出十七世紀法國王室的無盡奢華和考究。正因為這三位國王,裝飾藝術成為展示無上君權和王室力量的一種方式。這次參觀路線挑選了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掛毯、傢俱、金製碗碟、裝飾花瓶……所選作品反映出十七世紀法國王室的無盡奢華和考究。

以下為您介紹在參觀過程中會多次看到的詞語:

亨利四世(Henri IV):1589年至1610年在位的法國國王,瑪麗•德•梅第奇(Marie de Médicis)之夫,路易十三之父。

路易十三(Louis XIII):亨利四世和王后瑪麗•德•梅第奇之子,1610年至1643年在位,路易十四之父。

奧地利的安娜(Anne d』Autriche):路易十三的妻子。路易十三去世後,由於他們的兒子尚且年幼,無法真正掌管朝政,1643年到1651年間,奧地利的安娜成為攝政太后,掌控大權,直至路易十四成年(13歲)。

路易十四(Louis XIV):國王路易十三和王后奧地利的安娜之子,也被尊稱為太陽王。1642年至1715年在位,他改造完善了享譽至今的凡爾賽宮。

戈博蘭工坊(Gobelins):這家巴黎王室工坊以製作高品質的掛毯而聞名。

備註:由於翻新施工,工藝品部的數個展廳暫時關閉。因此,本次參觀中您將無法看到一些作品。然而,您可欣賞到相類似的作品。

1.瑪瑙壺

本次參觀中的第一組作品陳列於阿波羅長廊。在金字塔下,您可按牆上方指示牌 「Sully 」向敘利館(Sully)方向前行。經過檢票口後,走樓梯到二樓,然後向右轉進入青銅器和珍品展廳(32號展廳),繼續直行,然後右轉到34號展廳,在戰神圓廳(Rotonde de Mars)左轉可進入阿波羅長廊(Galerie d’ Apollon)。在第一個玻璃櫥窗內,您將欣賞本次參觀的第一件藝術品——瑪瑙壺(Aiguière en sardoine)

您看到的這個壺,兩側分別鑲有壺柄和壺嘴,作傾倒液體之用。它以瑪瑙(一種紅棕色玉石)製成,呈半透明狀。盧浮宮博物館內的玉石器皿大多出自17世紀王室 藏品:事實上,17世紀初的瑪麗•德•梅第奇王后,其子路易十三,及其路易十三之子太陽王,都是熱愛玉石器皿的藏家。 您現在所看到的這個瑪瑙壺是17世紀在一個古老的瑪瑙雕刻器皿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工匠在原有損壞的地方飾以琺琅黃金,並襯托以寶石。龍形壺柄和壺蓋採取同 一工藝。壺蓋上鑲有羅馬戰爭女神密涅瓦(Minerva)的頭像。花葉為基調的自然主義裝飾使此藝術品的裝飾更臻完美。其他工匠延續了此一靈動裝飾,您在這次參觀中可看到很多相似作品。

2.方桌

在阿波羅長廊繼續前行,您可欣賞到王冠鑽石。下一作品是長廊盡頭的一張玉石馬賽克和大理石馬賽克質地的方桌。

自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玉石馬賽克風靡整個歐洲。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為了與之競爭,於戈博蘭工坊內增設馬賽克工作間。

您現在看到的這張桌子是該工作間17世紀末的一件作品。在桌子的中央,您可看到一面飾有盾牌,上面飾有三朵百合花,乃是法國王室的象徵。盾牌的上方是一頂 王冠。修飾桌角的每塊黑色方格中可辨認出兩個大寫的相對纏繞的「L」字母:即國王路易十四名字的首字母。桌子的其它裝飾部份則為鳥與風景。所有這些都以大 理石馬賽克與玉石馬賽克為材質。

3.國王事跡掛毯套系

離開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 ),然後右轉回到34號展廳。出34號展廳後左轉,穿過剛才去阿波羅長廊時經過的兩個展廳,再穿過樓梯平台,經65號展廳進入工藝品部 (Département des Objets d’art )。下面我們為您介紹的作品目前尚未展出,但是您可在63號展廳欣賞戈博蘭工坊的其它掛毯套系。

這幅作品屬於國王事跡掛毯套系中的第七幅作品,畫中展現的是國王路易十四的事紀:這一套繫掛毯由戈博蘭工坊於1667年到1672年期間編織,展現了路易 十四的一幕幕生活場景,成為宣揚王室功跡的手段之一。它描繪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年—1715年)的一場巧妙外交情景。紅衣主教基吉 (Chigi)奉教皇之名來到楓丹白露宮為教皇瑞士近衛隊殺害路易十四的使者一事致歉。這一場景發生於楓丹白露的國王臥室。

掛毯總是根據畫家創作的樣畫來編織。這幅掛毯的樣畫由當時戈博蘭工坊管事,著名畫家夏爾-勒•布朗所作。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當時織毯工匠的精湛技藝。

4.壁櫥

直行進入工藝品部內的34號展廳,又名查理•布勒廳(Charles Boulle)。在此廳盡頭通往33號展廳的過道中間,您可欣賞到下一壁櫥作品。

細木工匠安德烈-查理•布勒(André-Charles Boulle )的職業生涯始於1660年代,結束於1720年代。他是最受國王優待的工匠之一,長期居住於盧浮宮的長廊之內,還擁有獨立的傢俱製作工坊。他製作的傢俱 被視為珍品,自18世紀中葉始為世人爭相收藏與複製。布勒還發展完善了一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細木鑲嵌工藝:用銅、龜殼及黃銅進行細木鑲嵌,並用有色木材, 有時用鍍金青銅加以襯托。

這一壁櫥大氣奢華,是路易十四時期傢俱製品的代表作,一如路易十四豪華壯闊的統治。衣櫥門面飾有裝滿花束的花瓶,置於基座之上,圍繞花束飛舞著一隻蝴蝶和一隻鳥雀。壁櫥的兩側壁板上鑲嵌一隻鸚鵡棲息枝頭,一隻蝴蝶相伴在側。

5.王室百合紋章地毯

在這一展廳,您轉過頭即可欣賞到鋪在地面上的地毯。路線的下一個欣賞作品是王室百合紋章地毯,目前還無法得見。但是,本展廳中的地毯也由薩伏納裡織造坊 (Manufacture de la Savonnerie)為王室大畫廊(Grande Galerie du Roi)所作。儘管這兩張地毯圖案不同,但是都繪有王室百合紋章圖案。

這張大型羊毛地毯由薩伏納裡織造坊於1670年至1680年期間編製,用以裝飾盧浮宮大畫廊(Grande Galerie)。薩伏納裡織造坊由路易十四建立於17世紀,專門織造華麗地毯。為盧浮宮大畫廊設計的地毯,深黑底色飾以大葉漩式圖案,並繪有法國王室標 志圖案。薩伏納裡織造坊為王室編製的地毯,與戈博蘭工坊編織的掛毯一樣,都宣示著君權至上。

6.奧地利的安娜小匣子

從查理•布勒廳(Salle Charles Boulle)(34號展廳)向前直行至25號展廳。在您左邊展窗內,可欣賞到奧地利的安娜小匣子。

奧地利的安娜王后(1601年—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親,是金製花絲鑲嵌品的愛好者。花絲鑲嵌是一門金銀絲細工技術,採取焊接點方式或小環,將平滑或盤曲的金屬細絲固定於金屬支架之上,藉助金屬細絲勾勒出螺旋或籐蔓紋樣。
這個小匣子高約20多厘米,亦稱作「奧地利的安娜小匣子」,由一木質框架構成,其上覆有藍緞,透過金製葉飾與花飾隱約可見。精妙的技藝鍛造出獨特的刺繡效果,在17世紀備受崇尚。

7.金盃

在小匣子旁邊,請欣賞金盃。

奧地利的安娜還擁有一套金製餐具,彰顯出17世紀法國王室餐桌上的奢華。17世紀法國歷代國王都沿用金製餐具。路易十四對這種貴金屬的偏好無疑深受其母奧地利的安娜的影響。

這個金盃的裝飾明顯具有17世紀的金銀細工特色。從杯腳上的銘文可知奧地利的安娜將此杯作為禮物賞賜給她12個貼身侍女的其中一位。

8.燭台

燭台。(RMN/ Musée du Louvre)

在同個玻璃展窗內的右側,您可欣賞到銀製燭台。

這座銀製燭台是典型的路易十三時期巴黎金銀匠作品,是巴黎金銀巨匠弗朗索瓦一世•羅伯戴的傑作。精妙的植物造型讓人聯想起花邊飾或刺繡,這在十七世紀非常 流行。燭台的兩個分支形同兩枝花莖,而「花莖」又從植物花被裡延伸出來,契合了路易十三時期的特色銀器花樣——「豌豆莢樣式」。

9.路易十四之子, 大王儲紋章湯皿

下一作品——路易十四的兒子大王儲(Grand Dauphin)紋章的湯皿,目前未在展廳展出。但是,與燭台同一玻璃展窗內您可看到另一巴黎金銀匠製作的相似湯皿。

湯皿是早餐時盛放肉湯的器皿。這個鍍金銀質湯皿是17世紀末專為路易十四的兒子定制的。裝飾的圖案也緊緊圍繞著他:湯皿的每個手柄都由兩個海豚構成,象徵 著路易十四之子。事實上,在法語裡,路易十四的兒子大王儲「Dauphin」,其發音和動物「海豚」相同。盆蓋的雕飾也是海豚,分佈於相互纏繞的字母 「L」(路易Louis的首字母)兩側。

10.朱庇特形象的亨利四世(Henri IV en Jupiter)

朱庇特形象的亨利四世。(Musée du Louvre / Pierre Philibert)

走回圓廳,然後在27號展廳左轉,直行至31號展廳。亨利四世的雕像即在您正前方。

這座高63厘米的青銅雕像是以羅馬神話中的主神形象來刻畫國王亨利四世和王后瑪麗•德•梅第奇的一對雕像的其中之一。法國青銅藝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迅速發展,在亨利四世統治時期(1589年—1818年)達到鼎盛。
亨利四世在此被雕刻成朱庇特——羅馬神話中的主神:隨側是一隻鷹——這位主神的象徵性動物。他手持閃電,因為朱庇特具有駕馭雷電的能力。

11.《水中被救的摩西》(Moïse sauvé des eaux)

《水中被救的摩西》。(RMN (Musée du Louvre) / Daniel Arnaudet)

進入32號展廳,您可在牆上看到掛毯《水中被救的摩西》(Moïse sauvé des eaux)。

17世紀,亨利四世(1589年—1610年在位)在巴黎的盧浮宮大畫廊內發展了掛毯作坊。其子路易十三(1610年—1643年在位)在該領域承繼父業,邀請各位著名畫家為掛毯織工創作樣畫。畫家西蒙•烏偉組建了一個作坊以根據其構思或畫作製作紙板畫。

掛毯《水中被救的摩西》是路易十三向西蒙•烏偉定制的《舊約》故事掛毯套系之一,曾被用來裝飾宮殿。掛毯中的場景取自於《舊約》,講述的是先知摩西的早期 生活。那個年代,希伯來人在埃及處於奴隸地位。法老命令屠殺希伯來的男性新生兒。摩西的父母為使摩西逃脫被殺的命運,把他放在一個柳條籐籃中,隨尼羅河的 水流漂游。掛毯描繪的是嬰兒被正在與女伴們在河裡沐浴的法老女兒救起的情景。掛毯中,法老女兒身披藍色外套。她後來在法老宮廷中將摩西撫養長大。

12.櫥櫃

現在,請看這個展廳內的烏木櫃,上部的櫃門是可以打開的。

櫥櫃由兩部份組成。上半部份由櫃門和門內的抽屜構成,下半部份是獨立托架。烏木櫃是17世紀巴黎的特色傢俱。這一時期是法國傢俱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在此 期間法國出現了一種從日耳曼引入的新技術,即在杉木或橡木結構外層鑲包更珍貴的木材——烏木隱藏原有細木結構。烏木帶有異域色彩,色黑質硬。烏木壁板上雕 刻裝飾圖案或敘事場景。

盧浮宮的櫥櫃製造於17世紀中葉。兩塊主壁板構成櫃門,左邊櫃門上,您可以看到一個騎士跨這戰馬躍起迎戰一個士兵;右邊櫃門上,三名男子揮舞十字鎬。它描 繪的是羅馬偉大的史學家蒂托-李維(Titus Livius)講述的一段史事。左側是羅馬英雄賀雷修斯•高科萊(Horatius Cocles)在羅馬大門抗戰伊特魯利亞軍隊;右側,羅馬人正在摧毀通往羅馬城的大橋。在這兩個場景兩邊,您可以看到壁龕內置有與戰爭有關的羅馬神像:左 邊是戰神瑪爾斯(Mars)和右邊是女神密涅瓦(Minerva)。餘下的裝飾為文藝復興以來極為常見的飾紋。請注意,上下部的狹長平條上修飾著葉漩渦飾 (植物狀捲曲)以及被稱為「布蒂」(putti,小愛神)的面頰飽滿的小男孩。

在木櫃的內部是小壁龕之間和多層抽屜。抽屜和抽屜之間用精雅的珊瑚小圓柱隔開。

13.艾菲亞床

接下來請看華蓋大床周圍的六張扶手椅。

這張華蓋大床,以及與之配套的六把扶椅,出自於艾菲亞城堡(Château d’Effiat)。所有傢俱都保存著原來的天鵝絨麵料。這張床是17世紀中葉專為艾菲亞侯爵所制。床幃四根圓柱支撐華蓋,華蓋則支起床簾帷幔。床簾白天 拉開,晚上拉上可防寒,也有保護私密的作用。要知道那個年代,床放置的地點不一定是獨立的臥室,而有可能是很多人進進出出的公共房間。床的放置也如同這 般:床頭靠牆,整張床垂直於牆面。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最常見的是木製結構的床,並飾以雕刻或繪畫,17世紀則時興以織品來覆蓋木框架。因此,在這些傢俱的生產過程中,主角不是細木工匠,而是織毯匠,也就是說,專門製造外表覆蓋織物傢俱的工匠。

14.一對水壺

繼續前行至17號展廳,您可在右邊第一個玻璃櫥窗內欣賞到下一作品——一對大水壺。

這兩個水瓶於17世紀製造於法國納威爾城(Nevers)的工坊。自上個世紀起,納威爾即為彩釉陶器和玻璃製品中心。瓶子上面的裝飾描繪了酒神節(Bacchanalia)的情景,那些紀念酒神巴克科斯(Bacchus)的盛大節日。

這兩個彩釉陶瓷壺是根據一款原先裝飾凡爾賽宮花園的青銅瓶而制。事實上,一些採用陶瓷之類不及金屬珍貴的材質打製的作品,靈感往往取自那些最初為金銀器設計的時尚樣式。水壺手柄都為龍形,這是仿造金銀器的痕跡,因為金銀匠們經常將這個幻想中的動物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中。

15.西皮奧故事掛毯:扎瑪戰役

繼續前行至20廳,在左邊的牆上您可以欣賞到第二個掛毯套系。

扎瑪戰役掛毯是西皮奧故事掛毯套系其中之一。這個掛毯套系包含展廳的八幅掛毯,都由巴黎皇家戈博蘭工坊編製。

扎瑪戰役掛毯和展廳中的其它掛毯講述了榮耀的羅馬共和國將軍大西庇阿的故事。

他生活於公元前235至公元前183年間,他的事跡多出於羅馬著名歷史學家蒂托-李維之口。在成功攻打西班牙後,大西庇阿率領羅馬軍隊在非洲突尼斯迎戰迦太基統帥漢尼拔。扎瑪戰役發生於公元前202年的古突尼斯城扎瑪,最後,戰爭以羅馬人的勝利告終。

掛毯描繪了羅馬人和迦太基人的激烈對抗。近處您可以看到羅馬騎兵,遠處為迦太基軍隊,以著名的漢尼拔大象軍為先鋒。掛毯構圖突顯了兩軍力量懸殊,大象正對我們,從而強化了戰馬和大象的體積對比。根據蒂托-李維的講述,由於羅馬軍隊的號角(您可在左邊看到)震耳欲聾,以至於一些大象受驚轉而擾亂自己的軍隊。左側的大象即為一例,恐慌之中,像轎被顛覆。

本次參觀到此結束。若要返回金字塔,您可以直行至西庇阿長廊(Galerie de Scipion),右轉進入21號展廳,然後直行可搭乘自動扶梯直至出口處。

小貼士: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和7月14日(國慶節),可免費參觀盧浮宮(拿破侖堂裡的展覽除外);另外,每逢星期五晚,從18時開始,26歲以下的年輕人(不分國籍)出具身份證明,即可免費參觀盧浮宮的長期展品。

轉載自《盧浮宮》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古典藝術回潮 巴黎盧浮宮遊客超負荷
盧浮宮中寶中之寶: 維納斯和勝利女神的故事
盧浮宮「勝利女神」像因「整容」而謝客
外媒:中國遊客持假票遊法國盧浮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