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火星申請今截止 報名人數不及預期

2022年啟程 預期百萬但僅16萬人報名 單程旅行有去無回 水和氧氣火星上製造

人氣 140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31日訊】導言:有人戲言,大多數人一生有兩件事情是希望完成但無法完成的: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後者,或許沒有甚麼比「走,去火星」更加令人興奮的吧,不過興奮歸興奮,正如「奮不顧身的愛情」大多存在於電影中一樣,正在籌劃在2022年啟動「火星移民」的民間組織「火星一號計畫」日前宣布,在截止日期臨近之際,他們收到的申請數不如預期。

(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火星探測車「好奇號」2012年8月登陸火星,發回了大量火星表面的照片,滿足大批火星迷的「好奇心」。如果說對這些照片的第一感覺,可能很多人會說,覺得這不是在單程「車程」5億6千萬公里之外的另一個星球,而是56公里外的一個光禿禿的郊外。

如果你想在有生之年進行一次去火星的偉大「郊遊」,今天可能是最後的機會。正在籌劃載人火星探索並在2023年殖民火星的民間組織「火星一號計畫」日前宣布,迄今已有超過16萬人報名參加單程去火星的探險計畫,包括三萬多美國應徵者。而今天是官方申請的截止日期。

*申請過程和經費來源

根據規則,任何年滿18歲的人都可以申請。申請費取決於你的國籍。美國人的申請費是38美元。但如果你是墨西哥人,申請費僅為15美元。合格的申請過程要求應徵者繳納申請費、上載一個關於自己的錄像、填一份問卷並上傳自己的簡歷。

CNN報導,火星一號計畫總裁巴斯‧藍斯多普(Bas Lansdorp)稱,這十多萬已經報名的人還不是全部,還有更多人正在申請過程中,但這個數字顯然無法達到預期中的一百萬。他沒有透露有多少人繳納了申請費。目前,該計畫尚面臨財政以及其它現實問題,比如人類是否能在火星生存。

藍斯多普表示,申請費是根據各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確定的。目前的申請費足以讓申請者仔細考慮,但又能讓任何嚴肅申請者負擔得起。火星一號計畫將耗資60億美元。除贊助商之外,願意轉播的媒體將支付轉播費以及付費播放關於宇航員在地球上訓練並最終殖民火星的紀錄片。

藍斯多普稱,人類去火星定居並開始建設一個新地球。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他們想向整個世界分享這個過程。

*8年訓練選8人 兩批出發

火星一號表示將在今年選出40名來自各大洲的宇航員。其中4人(兩男兩女)最終將在2022年9月出發,並於2023年4月在火2022年啟程預期百萬但僅16萬人報名單程旅行有去無回水和氧氣火星上製造星登陸。2025年,第二支由四名宇航員組成的隊伍將踏上征程。所有八人將不會再返回地球。

宇航員們將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點進行8年的訓練。根據火星一號網站,他們將學習如何修補居住地建築、在有限空間內培育蔬菜並治療常見和嚴重疾病,比如牙齒護理、肌肉拉傷、和骨折等。

火星一號的著陸器可以攜帶2.5噸的有效載荷。八次發射一共可以運送20噸物資和宇航員到達火星。著陸器本身則可以用於居住。

藍斯多普說,食物和太陽電池板將通過著陸器運送,但是水和氧氣則會在火星上製造。宇航員會從火星土壤中製備水,然後通過電解水製造氧氣和氫氣。氧氣將用於在居住地形成一個含氧大氣。這個過程在人類到達前將由火星漫遊車啟動。

這聽起來像創建仿地球生存環境(terraforming),但藍斯多普稱,他們只是在宇航員駐地創建大氣層。在整個火星上創建仿地球生存環境需要幾百年的時間。

去火星是個令人鼓舞的設想。你也可以去報名。但是記住:這是趟單程旅行;你再也回不來了。

*旅途風險重重 輻射問題嚴重

星際旅行自然充滿風險,但藍斯多普表示對整個計畫的可行性很有信心。但是一些太空專家稱執行載人火星任務風險太大,人類從未航行過從地球到火星那麼遠的距離。輻射是一大問題。美國航天局(NASA)允許其宇航員接受一定的輻射,但其因輻射量而引發癌症幾率上升必須低於3%。

NASA輻射安全官艾迪‧西蒙斯表示,為了遵守NASA的輻射標準,太陽活動最小期時,宇航員在太空中能待300到360天;太陽活動最大期時為275到500天。但是最近NASA的研究表明,如果宇航員飛到火星然後回到地球,其受到的輻射將超過NASA標準中一個宇航員一生所能接受輻射量的最大值。

雖然火星一號是單程旅行,這個問題依然存在。根據宇航員停留時間的長短和屏蔽條件的不同,火星上宇航員會承受更多的輻射。輻射會給細胞中的DNA造成損傷,導致細胞凋亡或DNA永久改變,引發癌症。但西蒙斯指出,一個人受到輻射後,其後代出現嚴重變異的幾率不大。

德州大學衛生科學中心的羅伯特‧雷諾玆稱,宇航員在外太空軌道中時,比在地球上經受更多的宇宙背景輻射、大氣上層被捕獲帶電粒子的輻射以及太陽的輻射。如果一艘飛船進入行星際空間,宇宙射線和來自太陽的粒子就更多,非常危險。

但雷諾玆表示,宇航員死於癌症的幾率低於一般人,原因是他們身材比較好、膳食優良、不抽菸並接受醫生的經常性檢查。但是,迄今還沒有人去過火星。西蒙斯強調,NASA的研究針對去火星表面登陸的短期調查任務,而不是火星殖民的健康影響。

====================
火星載人飛行 專家辯論可行性

火星一號並非是想送宇航員去火星的唯一組織。「激勵火星基金會」(Inspiration Mars Foundation)預計在2018年送一男一女宇航員去火星,然後再回到地球。航程將耗時501天,宇航員不會在火星上登陸。

NASA輻射安全官艾迪‧西蒙斯表示,這一計畫的首要問題是輻射,非載人航天不用過度考慮輻射問題,但載人飛行則需考慮。這種火星往返旅行所受到的輻射量將超過安全線。他說,如果不能縮短航程或者開發出能更好屏蔽輻射的飛船,現有技術送人上火星完全不可行。

但是「火星一號計畫」總裁藍斯多普堅持說該組織將在2023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他表示,載人太空旅行本來風險就高,輻射不是他們的首要問題。

*火星自然條件相對宜居 資源和能源都很豐富

根據目前的探測結果,火星上現時的自然狀態並不適合人居住,但在維持「移民」生活角度看,其擁有的資源和條件並非不可能。雖然目前在火星上還看不到液態水,但迄今探測發現的大量水流痕跡,至少說明火星上曾經有過滔滔大水。而且科學家們也發現火星兩極有大量的冰存在。

此外,火星上的綠黏土和火山灰,有利於植物生長;火星大氣中有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能,使農作物獲得比地球上更大的豐收。火星上到處都是氧化鐵等氧化物質,可還原出氧氣來。

火星上有豐富的能源。如風能比地球上要豐富得多;火星上有地熱能;還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氫製造甲烷燃料;也可用重氫進行核發電等等。火星上有火山活動和水流衝擊形成的各種金屬富礦,這比散布在土石中的月球金屬元素優越得多。

火星小檔案:
半徑:地球的53%
體積:地球的15%
質量:地球的11%
表面重力:地球的38%
大氣密度:地球的1%
自轉週期:24.63小時
公轉週期:687地球日
大氣成分:95%二氧化碳,3%氮
四季氣候:冬季最低溫-125℃,夏季最高22℃,平均氣溫-63℃

====================
火星移民申請者中國人排第二

根據最新數字,目前申請參加「火星一號計畫」的申請者超過16萬5千人,其中來自美國的申請者最多,為37,852人,從比例上看,大致可以確定首批赴火星的4人中會有一個美國人。中國以13,124申請者排第二名,意味著單純從比例看,兩批8人中會有一個中國人。

排名前十國家還有:巴西(8,686)、印度(8,107)、俄國(7,138)、英國(6,999)、墨西哥(6,771)、加拿大(6,593)、西班牙(3,621)和菲律賓(3,516)。

*香港和大陸人提出申請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申請火星移民者中包括平面設計學生Singh Jujhar。Singh表示他從記事起就對太空旅行著迷,他表示自己會想念家人,家人也會想念自己,但和早期移居其他大陸的歐洲移民不同,首批火星人將能和地球保持聯繫。

當然電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你的話說完了,最少需要20分鐘另外一方纔能聽到,但電郵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另外,根據「火星一號計畫」的計畫,所有的火星首批居民都會是地球上的超級明星,因為他們在火星的移民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實景秀」。

在大陸,雲南大學學生蔡玉洋(音:Cai Yuyang)也認為不間斷的「實景秀」對那些留在地球的親人會是一個安慰,27歲的她沒有敢把自己的決定告訴父母,但她告訴了自己的丈夫和一些朋友。她表示自己的丈夫說她瘋了,但她認為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

申請火星旅行在幾乎人人希望移民的大陸極為受到歡迎,以至於當局在今年5月份通過官方媒體稱整個計畫是一個「惡作劇」,但蔡玉洋表示並不相信當局對這個計畫說的那些壞話。《南華早報》在報導說「火星一號計畫」應該值得信賴,因為他們獲得眾多重量級人物的背書,其中包括荷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荷蘭空間學會主席,和實景秀大佬等。

*報名火星之旅原因各異

即使10年後幸運的從16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登陸火星的人選,又即使計畫10年中沒有遭遇意外,此去火星依然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有去無回單程之旅,但仍有很多人提交申請,願意到火星生活,在那裏度過餘生。

他們中有些是老年人,但從小就對火星懷有深切的感情。想去火星的人中自然少不了「星際迷航」系列影視片的忠實粉絲。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一味樂觀,19歲的Connor Martz表示害怕永遠不能回來或再看到家人,並將死在火星,「但我認為好處勝過壞處」。他的母親Linda Martz則不這麼看,任務有去無回令她擔心,她希望兒子漸漸放棄這個念頭。◇

相關新聞
閉關4個月 火星食研員出關
測試火星食譜 科學家到夏威夷火山體驗四個月
火星計畫單程票 報名者眾
MTV美國錄影帶大獎  賈斯汀入圍六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