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從陳小魯的道歉談起

人氣 46

【大紀元2013年08月29日訊】陳小魯在網絡上對文革時的行為,向受害者道歉,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議論,這些議論大多數是正面的鼓勵和讚賞。也有一些被網民們稱為五毛的網友使用了大街上的語言痛罵陳小魯。我不禁猜測;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陳小魯為文革時的錯誤行為向受害者道歉,也觸犯了什麼人的利益嗎?匪夷所思。

陳先生的道歉很誠懇;也作了深刻的反思。這就是他在微博中所說的那句話;「違反憲法,侵犯人權的非人道主義行為不應該以任何形式在中國重演」。這個結論是大多數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共同的反思,可能不包括少數執迷不悟者。

我在93年假釋的半年期間,曾經和同學們一起回學校看望老師。並且向曾經被我們批鬥過的幾位老師當面道歉。老師們沒有不接受道歉的,甚至有老師反過來安慰我們說;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裡,像你們這樣的小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總結教訓就對了。不必過份自責。

有一個老師很有意思,這是個因為右派問題,從大學下放到我們附中的老師。他拒絕了我們的道歉。他說;推動那場瘋狂的運動,我們也有份,而且和你們一樣,我們最終也嘗到了惡果。你們當時的瘋狂,不也是我們教出來的嗎。對於所有的過來人,不要只看到自己吃了多少虧;受了多少苦,還要看到自己在這場瘋狂的運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總結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自己受過的苦而心懷仇恨,就是在犯同樣的錯誤。

這位老師當時沒說應該總結什麼教訓。我想他所說的教訓,正是陳小魯先生所說的那句話:「違反憲法,侵犯人權的非人道主義行為不應該以任何形式在中國重演」。請注意,是不應該以任何形式在中國重演。

我想續貂一句,就是不應該以任何理由侵犯人權。人權是高於任何原則的最高原則。任何原則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和利益而制定的,違反了人的最基本的利益和權利的原則,都是反人類的原則。政客和律師們的詭辯不能改變這個本質。

陳小魯先生在文章中提到,最近有一股為文革翻案的思潮。迫使大家不得不對文革再一次進行反思。八十年代曾經有過一次當事人們進行反思的潮流,被鄧小平以向前看的理由給壓制下去了。以反思政治運動為主題的「大牆文學」和「知青文學」也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如今的文學青年已經很少知道從維熙和孔捷生的名字了。

就是在這種遺忘中,人們似乎覺得人權這個說法很陌生、很學術。似乎和自己的切身利害相去甚遠。倒是胡耀邦、彭真這些蹲過監獄的共產黨,和那些在文革中受過迫害的老師們,更深刻地理解人權和法治對每一個人的重要性。沒有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就是貴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也難免陷入冤獄。更何況是咱們普通老百姓呢。

如今有很多人懷念文革時的比較平均的生活條件;對貪官污吏的打擊;可以隨便貼大字報的四大自由等等。以此來反對現在的腐敗氾濫,貧富不均和沒有言論自由。在不准許正面闡述怕被加上反革命罪名的形勢下,打著紅旗反紅旗為民請命,不失為一種策略。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文革還有一個最大的教訓。就是在給人民一些好處的同時,利用人類的報復心理煽起社會仇恨。用嚴重侵犯人權的手法進行政治鬥爭,最終發展起新型的法西斯專制權威。最終受害的也包括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一旦開始官方層面的侵犯人權,就必然會擴展到全社會的領域。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如何能夠置身事外呢。

從現象上看。文革確實包含了懲治腐敗官吏,推行收入平等和給了人民一定的言論自由。有人因此說文革是人民文革,替毛澤東掩蓋了倒行逆施的罪行。這些也確實是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目標,但不是他的最大目標。

他的目標是通過這些讓步,同時煽動起社會仇恨挑動人民斗人民。他的小集團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可以樹立他自己的絕對權威,加強他們一小撮馬克思主義者的獨裁專政。徹底實現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想。這才是他們一小撮馬克思主義者的主要目的。

馬克思等人的著作中雖然有很多當時就很時髦的人道主義說法。但那些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馬克思自己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說得非常清楚,他的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所謂的無產階級專政。用馬克思主義的時髦說法來反對他的核心內容,事倍功半永遠也不會成功。

而且還要警惕像毛澤東那樣的詭辯者。他們會把人民的怒火引向有利於他們自己權威的方向,製造出新的絕對權威。這個絕對權威也會像毛澤東那樣,給自己披上一層為人民服務的外衣。其實質必然是削減以至於消滅人民的基本人權,最終置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陳小魯先生的道歉很重要。不管他是早了還是晚了;不管他背後還有什麼原因。他的道歉總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場前無古人的巨大而慘痛的教訓。這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仇恨的煽動。只有在尊重人權的法制之下,咱們老百姓才能避免陷入冤獄、才能避免恐懼,避免成為受害者和加害者。

(文章只代表自由亚洲电台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相關新聞
橫河:從陳光誠事件探討中共海外學術界滲透
王炳章被關11年 北美親屬发起抗議
看世界人道領袖群雕 陳維明評王維林等人
魏京生:簡評海外民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