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博物館舉辦「旗麗時代:伊人、衣事、新風尚特展」至11月10日,共展出150件旗袍,其中包括蔣宋美齡、連方瑀、吳舜文等曾穿過或收藏的旗袍;新竹鄭進士家族百年刺繡花卉長袖旗袍;以及西元1910年代盛行的京派旗袍。
本次展覽的150件的旗袍,得力於不同家族的捐贈與借展,這其中有42位穿著旗袍的女性的故事,她們過去隱身在男性背後,沉默、溫婉地走過動盪的20世紀。旗袍伴隨纏足、上女學堂、戰亂遷徙到獨當一面的工作,無一不展現當代歷史曲折的線條。
走過一世紀,旗袍優美的線條也追隨女人的身影,凹凸有緻地訴說著她們的故事。旗袍的線條,呈現於曲線、裝飾圖案,也在滄桑斑駁的回憶中;旗袍勾勒出百年時尚史,更透露出在時代的脈動下,綿延不絕的生活品味與本土文化價值。
此次的旗袍展,主題有「世紀回眸─女人的旗袍故事」、「三生情緣─新嫁娘的旗袍」、「夢綺地─三代女人的故事」、「匠心獨具─不能少的細節」、「百年旗蹤─旗袍的美麗變煥」等,另展出1930~1970年代,台灣畫家有關旗袍的畫作,展場內並設有多媒體體驗區,可讓觀眾透過電腦虛擬方式試穿旗袍。
旗袍的3次盛行
旗袍在台灣歷經3次流行,第1次是1919年,日本總督田健治要求台灣人放棄漢族的意識和文化,導致台籍菁英分子的反彈,發展出台灣首次的「新文化運動」,展現在服飾上的,即是30年代風行一時的單件式旗袍。
第2次是日本戰敗後,台灣光復初期,台灣婦女將嫁妝的衣服修改成旗袍,來表達對台灣光復的慶賀。第3次是1950年~1960年代,隨著政府遷台而來,大量軍民帶來了第3次的旗袍風潮。
1960~1970年,台灣紡織業起飛,開發出化學纖維布料,各種印染技術成熟,因此這時期的旗袍花色繽紛燦爛,是台灣旗袍最具特色的時代。
旗女裝演變而成
訂製旗袍超過50年的旗袍師傅許榮一,是見證衡陽路興衰的裁縫師。他表示,旗袍就是滿清旗人穿的服飾,旗人婦女穿的旗袍沒有領子、也沒有袖子,裡面還加穿長褲。
後來旗女裝有了高領、鳳仙領,再加個喇叭袖,延續下來一直到20年代,這段期間旗袍就像現在平面的裁法,寬袖直筒的,是真正的傳統旗袍。20年代後,西方文化傳入中國,旗袍開始仿效西式的立體裁法,有接袖、縮腰、縮白、胸褶,才開始展現出女性的曲線美。
溫柔婉約之美
「穿旗袍顯得高貴大方、溫柔婉約,並能增進修長人體的美感。」許榮一說,女性穿旗袍拍照不要正面照,側面較好看,再搭配高跟鞋,更顯得身形修長。此外,穿高跟鞋無法大步伐走路,因此顯得婀娜多姿,就像大清格格穿著旗裝、花盆鞋,氣質、端莊、典雅。
他回憶在台灣的40~60年代,到處都可以看到穿旗袍的女性,當時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便常穿旗袍,李登輝的夫人也穿旗袍,之後的總統夫人就不穿了。
對於想穿旗袍的人,他建議若買不到合身的可以訂做,剪裁會依照身材比例縫製,並配以布料的顏色和花樣,胖的人要用深一點的顏色,圖案小一些;瘦的人花樣可以大一點,顏色鮮豔一點。
此次記者會,文化部長龍應台也穿著許榮一手工縫製的旗袍出席,旗袍上的盤扣是旗袍花扣師傅蔡蕊製作而成。龍應台表示,旗袍蘊藏文化印記、歷史記憶,希望此項傳統文化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