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影子銀行受打壓 投資者何處去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從上個月流動性浪潮突然退潮之後留下的殘磚瓦礫中有兩個重要問題蹦出來。首先,北京在玩甚麼?第二,如果不利的流動性狀況再次發生,投資者應該去到哪裏尋求庇護?

北京打擊影子銀行

《金融時報》7月5日報導說,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相當簡單。北京領導人,面對過去瘦身中國影子金融系統的嚐試失敗,決定要給迷失的國營銀行一個教訓。

中國央行通過從6月13日開始拒絕注入流動資金到銀行間拆借市場來達到這個目的。隨著一輪打壓假出口,通過從香港走私而流入的熱錢已經在萎縮。而季度末的臨近,正值各個銀行需要用資金來打扮它們的帳本的時候,也加重了資金短缺。很快,銀行痛苦的發作從飆升的銀行同業拆息可見一斑。曾經某個時刻,通常懸於4%以下的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飆升到13%以上。但是央行仍然在加大緊縮。

它給國營銀行發出的信息是鮮明的:如果你繼續不遵守官方指令,減少你跟影子銀行系統的交易的話,我們有力量製造嚴重的痛苦。

到6月25日,央行顯然感到它的意旨傳達出去了。它承諾恢復借貸給銀行,提高它們的流動性。國內A股價格曾經在6月24日下跌到他們四年來的最低水平,已經恢復了一些。但是中國金融系統的問題遠遠沒有解決。

北京面對的任務艱鉅而微妙

《金融時報》報導說,根據《中國探秘》(金融時報旗下雜誌)的研究,到2012年末,影子金融資產總量在30.5萬億元,這個數量相當於略少於未償還銀行貸款總量的三分之一。影子金融資產的質量極度參差不齊,但是「地下銀行」借貸的大約9萬億元和銀行承兌匯票資產負債表之外的9.5萬億元被視為有相當大的風險。

所以在流動性緊縮之後,北京面對的任務既是艱鉅的也是微妙的。影子銀行系統既不可以允許它失敗,也不可以讓它繁榮。中共沒有選擇只有嚐試,逐漸的,遏制影子過度而不促發緊縮。

投資新方向:農民工消費品

《金融時報》報導說,隨著這些風險升高,有關中國經濟哪一部份跟影子系統崩潰絕緣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整體上來說,今年的消費支出強勁,但是中上層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受到影子金融投資高回報的帶動。影子金融被拋棄將可能削減他們的消費能力。

但是一個大的消費群體,相對來說絕緣於影子金融。中國的農民工,他們十年前的收入比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工人的收入還低,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強有力的消費群體。

《中國探秘》最近對1500名農民工的調查顯示,2012年,總人數2.2億的農民工對消費品和服務的支出總額為4.2萬億元,相當於印尼消費支出的1.5倍以及土耳其消費支出的1.23倍。

在2011和2012年,農民工收入由於藍領工人結構性短缺而成兩位數的增長,但是他們遠離影子金融逆轉的影響。這可能意味著農民工購買的大量的消費品,以及他們喜愛的品牌,可能被證明是相對絕緣於金融風險。

許多農民工每月消費的物品比如方便麵,快餐,啤酒,軟飲料,衣服,鞋子和手機。雖然品牌意識仍然簡陋,但是他們對某些品牌清楚的傾向性在快速浮現,隨著農民工群體在收入階梯上攀昇。這些包括康師傅和統一麵條,肯德基和麥當勞快餐,諾基亞和三星手機,安踏和李寧運動服,雙匯加工肉類,雪花和青島啤酒,淘寶網上購物。

(責任編輯:童宇)

相關新聞
台灣影子銀行風險 不嚴重
柏南奇警示 加強監理影子銀行
中國影子銀行發展異常迅速
摩根大通:中國影子銀行規模高達36萬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