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7月31日訊】從日本、韓國、中國到印度,整個亞洲美白產業增長快速。護膚產品廠家也針對這一文化爭相研發新的熱門產品,以致推動全球美白產業規模。據研究機構Global Industry Analysts數據,美白產業每年增長13%,規模到2018年將達200億美元。
在亞洲,膚色白皙是美麗、擁有較高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因為這表明女人不必在田間勞動。日本原是最捨得為美白膚色花銀子的國家,也因此成為了全球營收計最大的美白護膚品市場。市場研究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表示,在日本售出的所有護膚品中,美白產品大概佔到20%。
不過據統計,中國和印度也在奮起直追,並推動全球美白護膚品產業每年以13%速度增長。在美白產品使用數量上,中國和印度已經超過了日本。
歐睿信息諮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統計,在2012年的護膚產品中,中國使用了422.7公噸美白產品,幾乎是5年前的5倍,而同期印度使用的美白產品數量增加了3倍多,達233.6公噸。這家市場研究機構說,相比之下日本使用了199.9公噸美白產品。
據市場研究機構英敏特(Mintel)統計,印度美白產品市場未來兩年的增速可能會超過8%,2013年其規模將達到4.28億美元左右,約佔規模 8.55億美元面部護理產品市場的一半。在印度很多地方,「膚白」是美麗的代名詞。
不過,使用美白產品也有風險,即使是大廠牌出產的。日本第二大化妝品公司佳麗寶(Kanebo Cosmetics Inc.)上週發佈消息確認,數千名曾使用其美白產品的女性臉部、頸部和手部出現了白斑,有些白斑的直徑超過了2英寸(合5厘米)。美白產業受到了震動。
消息發佈前,該公司7月早些時候召回了436萬件含有白樺精萃(Rhododenol)美白成分共54種產品。這些產品中國市場沒有銷售,但台灣、香港、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市場均受影響,致該廠牌名譽大受衝擊。
該事件還令外界開始質疑那些銷量大的護膚品的安全測試是否夠徹底,特別是些承諾用後效果顯著的產品。
但女性消費者似乎繼續迷戀白皙皮膚,一些行業觀察人士懷疑這些消費者將停止購買美白產品。
(責任編輯: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