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7月24日訊】 (文:徐惠隆,傳藝志工團團長)冬山河下游,離親水公園不遠處的大轉彎,也是當年噶瑪蘭人婆羅新仔灣、撈撈、加禮遠社附近的大片養殖魚塭,大興土木,怪手、挖土機、砂石車出入頻繁,這是台二線158K的位置,24公頃的土地面積,需要多少時間的填空,才能將一幢幢的屋舍、一叢叢的樹林、一片片的青草地供我們徜徉、嬉戲。
這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建築群巍然矗立,宣示了文建會的決心,要把台灣傳統的戲曲、工藝、音樂、建築等幾乎快被遺忘的東西,以保存、典藏、發展、傳承、研究、文化紮根的方式保留下來,傳播台灣文化的一顆種子。
2002年元月28日,傳藝中心正式「入厝」,開始它的年歲記日。一連串的活動,動態表演及靜態展示陸續登場,把整個園區的草木、屋瓦、溼地染上了具有文化味的色彩,一進入園區,撲面而來的是一個慈祥老者的聲音:「請跟我來!」
整個園區的建築規畫分四階段進行,包括簡學義、陳森藤、蔡元良、黃聲遠四家建築師設計,他們以宜蘭當地的歷史背景、人文思想與自然思考為基礎,考量宜蘭特有的氣候、雨量、日照,推出「一個雨天而有陽光的感覺」的環境,讓入園遊客眼睛為之一亮。
走逛一圈傳藝中心,端看個人給你自己多少時間而定,時間匆促者,走馬看花,先有個印象,下次再找時間過來好好欣賞;時間充裕者,一天下來,徘徊於中心每一處,保證你流連忘返。整個傳藝中心的整體設計是個具體而微的台灣傳統家屋、街厝、市集、傳統寺廟、竹林樹叢的呈現。
如何走一趟傳藝中心的精華處呢?負責導覽解說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四館(戲劇館、展示館、曲藝館、圖書館)、三街(民藝街、臨水街、傳習街)、二厝(廣孝堂、黃舉人宅)、一廟(文昌祠)是應該要到的地方。
所謂四館是讓我們接近傳統藝術的殿堂
戲劇館是傳統戲曲表演及傳習的場所,可容納420個劇場空間,採鏡框式三面舞台設計,可以拉近表演者和觀賞者的距離;曲藝館是實驗舞臺的黑盒子形式設計,將表演空間的平台與觀眾貼近,咫尺可觸,這兩廳採不固定時段的演出。至於圖書館館藏,皆為兩岸三地傳統戲曲、工藝、音樂等方面的專書與期刊,免費供人閱覽,宜蘭縣籍人士可以憑身分證辦理圖書證;展示館是全區固定展覽場所,展出主題藝術、傳藝典藏等,免門票,並有專人進行導覽解說。
三街是傳藝的精華地段
民藝街上有二十多間各自不同的民間藝術展示販賣店,包括牧羊女彩繪、竹炭藝術、玻璃藝術、人工肥皂、糖蔥製作、香藝展覽、皮革製作、戲偶劇作、書法大觀、傳統金柑糖等,應有盡有。那高低彎曲的街道,其實暗含著傳統生意人「賺了錢,不讓它輕意溜走」的哲理。臨水街象徵古時候店家的貨品由水運運送到後門倉庫,然後轉送到前頭店口的一種街屋居家方式。
傳藝中心內的河道是人工開築的,它引進冬山河河水,自成内河水道,也成為中心內頗有詩情畫意的所在,當夕陽西下或月光皎潔之時,散步其間,有說不出來的舒適和自在。沿著河道,中心設計了雨天表演場,讓宜蘭多雨季時,小型樂團、小型戲劇表演可以適時演出;而戶外臨水劇場的存在,讓觀眾和表演者隔著小小河道居高臨下觀賞表演,也是另類享受。
至於傳習街,是個寶藏!許多在傳統工藝上著有名聲的大家,金雕、錫雕、木雕、細木作、皮雕、紙雕、纏花等工藝技術名家都會騰出時間駐紮工藝傳習所,一面製作,一面講解他們技藝高妙之處,感性與知性合而為一。遊客走過三街,看了工藝之美、建築之美,莫不被台灣傳統工藝的精美所震懾。那民藝街三十三間房子,乃是將台灣古街各種不同型製街屋湊在一起,所以走了百多公尺的傳藝民藝街,就好想看到了鹿港、湖口、大溪、三峽的老街一樣。
傳藝中心內有兩座古厝,一座是1925年興建的鄭氏廣孝堂,是一座祭拜祖先的處所。鄭氏後輩將地上物捐出,傳藝中心以保存、復原的工作態度,為每根柱子、橫樑、屋瓦、磚頭作上編號,然後一磚一瓦再重組回來。家廟內已經空蕩蕩了,沒有祖先牌位和匾額,但格局還在,透過志工們的解說,可以知道古代家族的殷殷期盼,簡單地說,地面上的人字磚、田字磚、龜殼磚就是寓意著人丁興旺、田產多多、福壽康寧啊!
另一座是黃舉人宅,是清光緒年間的建築,已上了百年,標準的三合院,也是黃家後代捐出地上物,斑駁的地磚和牆磚寫了「我百多歲了」,新鋪的紅磚和地磚則是按原來位置鋪陳上去的。這位道光20年(1840)宜蘭第一舉人有他學術上、地方上的地位,門前的燙金「文魁」匾說了他苦讀的成就,而門樓上寫著「長挹南薰」四字,既浪漫又寫實,它告訴我們這座房子是座北朝南的可以坐擁南風徐徐吹來。
全台灣由公部門興建的唯一廟宇就是街尾的文昌祠。主神是五文昌帝君(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朱衣神君),讀書人專門守護神,有關五文昌君的傳說非常多,唯一共通的全台灣的文昌祠供桌上免不了是一疊一疊准考證影本,買來的供品更是求其諧音:梨子、李子、包子、粽子,或是蔥蒜、芹菜、菜頭等。在文昌祠裡,它告訴我們進入廟門應有怎樣的態度跟禮節,祭拜的順序步驟,乃至於求神卜杯的正確過程,可說是一座模範間信仰的殿堂,無論是實際的祭拜或是傳統規範。文昌祠對面的戲台,是古老印象中的看戲處,雕樑畫棟,美不勝收。
24公頃的傳藝中心,當然有好多值得細心觀賞的,像公共藝術的「心手相連」「綠野」「逗陣」,這都是民族藝師他們的工藝傑作喔,恕我在此賣個關子,讓遊客自行尋寶去了!
*交通資訊:
1.搭台鐵、首都客運、葛瑪蘭者,於羅東下車,下車處即有公車接駁到達。
2.自行開車者,由國五線於羅東交流道下,轉196線或傳藝路,轉接台二線,於158公里處進入。
(責任編輯:陳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