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7月20日訊】1943年,筆者七歲,那時正是抗日戰爭看不到頭的時候,但全家都知道兩年後日本必敗。還不止我們一家,除新式家庭外,家家都存《推背圖》畫本,都在關注第39像。
我家中藏書有光緒年木刻的唐初袁天罡、李淳風留下的《推背圖》,其中39像寫著「一聲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己過」。1945正好是雞年,「大海沉沉」暗示日本艦隊被殲於太平洋。
圖文並茂:無足小鳥立於孤島,海面上日出﹔文字為「鳥無足,山有月(鳥去足加山字,寓意日本島國)日初升,人都哭。(己被太陽旗及南京大屠殺所證實)」。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38像圖中:死屍在門外,暗示世界大戰在國門之外;56像還有「飛者非鳥(飛機),潛者非魚(潛水艇)」的文字及天上飛鳥,水下潛魚的圖形。
關於辛亥革命:37像「漢水茫茫(暗示起義在武昌)」、「和衷與共」(暗示國與共合作上當,大陸給與共黨)圖中畫一妖怪齊腰立在水中,手中把玩一個人頭,用水在洗。(寓意洗腦)。
看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兩次世界大戰,日寇侵略中國,偷襲珍珠港,日本艦隊被殲於太平洋,國共合作,「和衷與共」把玩人頭,被洗腦……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最起碼在清朝光緒年間木刻唐初《推背圖》時,就已經被決定了,決不是事後的編造。這在比較哲學中相當於西方科學與哲學中的《決定論》,即拉普拉斯、愛因斯坦、牛頓、斯賓諾莎、芝諾等一系列學者及著作所主張的《決定論》。
《決定論》(Determinism)是關於事物具有因果聯繫性、規律性、必然性的學說。非決定論的《隨機論》否認因果聯繫的普遍性,否認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和必然性,認為事物的運動不受因果關係的制約,一切都是隨機產生的,沒有任何秩序。
拉普拉斯是因果決定論的信徒。《決定論》又稱《拉普拉斯信條》。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是法國的一位侯爵(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為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其名作《天體力學》,集各家之大成,首次提出了「天體力學」的學科名稱,是經典天體力學的代表性著作。
拉普拉斯用數學方法證明了行星的軌道大小有週期性變化,是著名拉普拉斯定理。
《宇宙系統論》是拉普拉斯另一部名作。他獨立於康德,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理論——星雲說。康德的星雲說從哲學角度提出,而拉普拉斯從數學、力學角度充實了星雲說,因此,兩人的星雲說通稱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也有貢獻,是拉普拉斯變換和拉普拉斯方程的發現者。這些數學工具今天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拉普拉斯是因果決定論的信徒的。《決定論》是哲學的一種命題,認為每個事件的發生,包括人類的認知或行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先發事件所決定,沒有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或者全然是全然隨機事件會發生,是隨機論的否定者。
決定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世界中普遍存在一種客觀規律和因果關係。一切結果都是有先前的某種原因導致的,或者是可以根據前提條件來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
這個結論早就被諾查-丹瑪斯遺著《諸世紀》所證實。〈諾查-丹瑪斯,法國著名的星象學家,出生與1503年,1555年著有預言詩《諸世紀》,在他寫的書諸世紀中預言了未來世界上要發生的種種大事,並一一應驗。〉
決定論的論椐是:「有其因必有其果。」
決定論的直覺觀念可以概括為:世界就像一部影片:正在放映的影片是現在,影片已放映過的那些部份構成過去,尚未放映的那些部份構成未來。在影片中,未來和過去並存;在和過去完全相同的意義上,未來是確定的。儘管觀眾可能不知道未來,每一個未來事件原則上卻毫無例外地是確然一定的,恰如過去一樣,因為未來「存在」的意義與過去「存在」的意義相同。實際上,製片人——造物主如果存在的話他會知道未來。
決定論的哲學命題是:所有事件,包括人的認知和行為、決定和行動,是因果地被一個由先在的因素所構成的不可打破的鏈條所決定的。
決定論在18、19世紀基本上統治了科學界。它認為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一切世界的運動都是由確定的規律決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後就一定能知道結果,現在發生的一切都是由過去所決定的,它們是通過因果建立起關係來的。在這一基礎上,科學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例如,用牛頓力學算出的天體運動,對未來具有準確的預見性。在這種思想下,世界就像一部鐘,像鐘錶一樣走動,未來的一切均已寫好。這種觀點得到了當時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許多科學家的支持。
科學家發現我們周圍的世界,一切是那麼精確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數如電子電量、質子的質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數等等,若稍有一點不同,原子就不會聚在一起,恆星就不能燃燒,行星、地球、生命都無法存在。所以劍橋大學名物理學家John.polkinghorne說:「當你認識到自然界的規律都是不可思議地精密地協調在一起,從而製造出我們看到的這個宇宙,你就會有如此的想法:這個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創造的。」
愛因斯坦的宇宙觀是他始終一貫的決定論。他認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皆非自由,而如天上的星宿一樣,遵行一定的因果法則,完全是自然的產物。他引用十九世紀哲學家叔本華的見解說:「人可以任意而行,卻不能隨心所欲。」(A 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not want what he wants.)
愛因斯坦說:「我最想知道的是,上帝能否創造另一個不同的世界;還是邏輯的必然性完全取消了選擇的餘地。」
他猜想造物主還可能有更完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