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音樂教育】

訓練學生做他自己的老師

文/沈亮寬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7月20日訊】在學習音樂的初始,學生們大多會將老師的話當成一道聖旨來聽從,被動的等待下一個學習指令。但音樂學習是一個需要不斷自我練習的過程,老師不可能隨時在身邊給予指導,因此一開始幫學生培養自我練習的好習慣,減輕學生們的依賴心理,即是關鍵的一課。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和技巧的熟練,老師也該訓練學生擁有自己的思考及批判的能力,最終訓練學生成為他自己的老師。

教導學生就像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過程是相似的。最初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及態度,從手型、口型、指法、力度、動作、詮釋方式、風格的選擇、音樂及作曲家的背景和相關的事物作聯結等等,再適度的解說原由,幫助學生更能理解老師的想法,及為何選擇使用此方式之原因和好處等等。當然老師要多給予不同方式使用的選擇性及告知優缺點,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此外,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時的附上參考資料的出處、相關書籍或網路可查詢的資料來源等等,這些都是老師經驗與知識的累積,學生應好好應用。

等到學生建立起良好的練習態度及正確的觀念,基礎習慣慢慢養成之後,便可漸漸以抽絲剝繭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以所學過的基礎做根基,帶領學生進入思考的領域中。過程中不斷以四個W(Why, What, When , Where)和一個H(How)來帶動學生做批判性的思考,最終目的是要他們融會貫通並且懂得自我判斷,學習過程不再被動,慢慢可在想法與做法上獨立,師生之間可漸漸形成一種交流互動的狀態,而不是只有被動的學習。如此,學生自己練習時也比較不會因老師不在身邊而慌張與無所適從。

錄影和錄音,這兩種方式是老師不在身邊時最好的自我教導與審視的方法。藉由不斷的錄影和錄音來消除個人練習的障礙及缺點,慢慢的自我精進,效果將是非常顯著的。

訓練學生在自我練習時當自己的老師,並不容易,因為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謀事在天,成事在人」,老師盡力引導了,接下去得學生去實踐才行。畢竟這牽涉到學生是否有用心聽、用心記及用心練並落實它,因為「用心」才是最為重要的。

教導學生就如帶孩子,總要慢慢放手讓他學習獨立。學音樂也是一樣,家長與老師需要為那一天的到來攜手做準備,當那天來臨時,我們將會為孩子們的獨立飛翔而感到驕傲與欣慰!

◆ 作者沈亮寬來自臺灣,Nyack college講師。專業長笛演奏,並有24年教學經驗。2007年取得皇后學院音樂教育文憑,2007取得紐約州教育證照,1998年紐約大學音樂演奏碩士。曾獲紐約器樂傑出成就獎、西方凱斯儲備大學甘迺迪音樂創意獎、臺灣長笛演奏成人組冠軍。

(責任編輯:索妮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作曲」對許多音樂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一群上了2年雃舍YAMAHA音樂學校團體班的小朋友,居然可以自己作曲送給老師作為家庭作業,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每個小朋友都完成了一首曲子,並親自演奏出來。是怎麼樣的教育課程讓小朋友們可以達到令人驚艷的水準呢?
  • (大紀元記者呂如松美國拉斯維加斯報導)3月16日下午,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斯密思表演藝術中心雷諾劇院的演出,現場觀眾爆滿。Richard Bullock先生觀賞了神韻晚會後感歎道:「神韻歌唱演員棒極了!他們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音質、音調都極其優美。這些歌唱家們真讓我尤其難忘!他們表演的太漂亮了!」
  • 許多人時常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只有聲樂、銅管或任何吹奏的樂器,因有換氣的需要,才需要呼吸,殊不知鋼琴、弦樂器或甚至打擊樂器都需要呼吸來幫助肌肉和心情的放鬆,並藉由呼吸來提升演奏及詮釋的技巧。手指技巧固然重要,但這些技巧都需要一條無形的扭帶將之串起而組成有生命的樂音,那就是呼吸。
  • 許多學生在音樂演奏開始前,往往耐不住性子就急忙的開始;或演奏完一曲時,就急忙的將手中的樂器放下,好像多停留一秒鐘都覺得多餘。然而,從這一小小動作可以看到學生對待樂曲的態度,並且透露其音樂老師的教學品質。
  • 我喜歡開車時聽音樂,在懷兒子的整個孕期,車上聽音樂的習慣也從無間斷過。兒子出生後,不論孩子是否聽懂,我一定放上各式各樣的音樂讓他聆聽。隨著他漸漸長大,邊聽音樂我就會邊告訴他關於曲名、簡短的作曲家介紹及一些我自己對曲子的理解和曲子應用的手法等。當樂曲中的樂器出現比較特殊的手法,如振音、裝飾音或不同之拍號等等,我都會告訴兒子並以最淺顯的解釋讓他知道,甚至有時不管他是否能理解或聽懂,我純粹只是想讓兒子知道我的想法而已。我深信,久了,孩子不但會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一定程度,也慢慢會開始發問,並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 音階(Scale)的練習,相信對許多學生而言,經常是苦不堪言的一件事,但它卻又是學習音樂不可或缺的重要練習之一。大部分的學生練習音階很容易流於只重視速度,而忘了這枯燥的練習也可以是很有特色及感情的。
  • 自古以來,只要是學習一門技藝,大部分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也正是學習的一種手段。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模仿名家或老師的演奏方式是學習者最初的一個重要階段,從手型、指法、位置和動作,再擴展至每個音的音響要求和把握,以及對整個樂曲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等,學習者都可以先試著模仿。然而,模仿只是一個階段,而不是學習者最終追求的目標。藉由模仿而慢慢消化為自己的東西後,詮釋的音樂才能有自己的風格。否則,一味的模仿,技術再純熟只是抄襲而已。
  • (大紀元記者洪梅韓國首爾報導)近日,由韓國淑明女子大學韓國文化交流院和音樂大學共同主辦,樂天獎學財團後援的多文化家庭兒童樂器演奏會在淑明女子大學音樂大學舉行。
  •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台灣高鐵公司為關懷偏遠地區學童教育,自2010年起,以提供授課教師車票的方式,幫助台東山地部落「大武原生藝術團」學員學習小提琴,並於寒、暑假期間,讓學員們搭高鐵赴台北集訓。為表達對高鐵公司的感謝,學員們今日上午10時在高鐵嘉義站舉辦「傳遞愛之火,永不止息」公益演出,拉著小提琴的學員們熟練地演奏人人耳熟能詳的曲目,令人驚豔的表現,吸引了現場旅客佇足欣賞,並且給予熱烈的掌聲鼓勵。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廖嘉弘今年再度與奧地利上奧邦邦立衛爾音樂學校合作,帶著台灣音樂學生到奧地利交流學習,並感受奧地利鄉間生活和人文氣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