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7月10日訊】打坐在西方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因為它有公認的緩解緊張、憂鬱以及減輕慢性疼痛的作用,一 向講究實證科學的科學家們,精心設計出一些列的心理學實驗,結果證明「打坐」還有許多「時尚」功效,比如,增加創造力、記憶力和理解力。 學生因此還會思想集中,提高考試成績;而大公司的老總們為公司前途著想,也紛紛參與打坐練習,有的還在公司裡開設打坐冥想室,開放給員工 使用,打造靈感迸發的氛圍。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實驗,更是在打坐探源方面大大邁進了一步。該校心理系教授David DeSteno 在《紐時》發表文章「打坐中的道德實驗」( The Morality of Meditation),介紹了一個探究打坐對與道德心理影響的心理學實驗,得出結論:打坐對人有明顯的道德提升,該實驗報告將在美國的《心理科學》雜誌發表。
實驗也很簡潔,他們登廣告招生參加一個8週的打坐課程,有39人感興趣報了名(這些都是從來沒有打坐經歷)。實驗把這些人隨機分兩組,一組20人正式參與8週的打坐練習課程,包括回家也要求練習,另一組19人告之招生已滿要等下一個班。8週後,把所有人單獨約到學校面談,故意令其遇到一個他們都事前不知情,但被精心設計的道德考驗場景。
面談等待廳中只有三把椅子,事先已經坐了兩個人,被試驗者只能坐在第三個椅子上等待,這時,外面又進來一位拄著枴杖、腳因骨折穿著醫療固定用靴的女士,女士進來自己靠著牆站,表情有些痛苦,但沒有要求誰讓坐。
事前安排的兩人,坐著很安心理得,絲毫沒有讓座的意思,受到旁眾心理的壓力,被試驗者必須做出決定,是裝著沒看見,和大家一樣繼續坐著,還是起身讓座,緩解這一尷尬局面。
實驗結果,沒有經過打坐練習的小組,只有16%的人讓了座,而經過8週打坐練習的小組,有50%的人主動讓了座。科學家由此看到了打坐和慈悲心的某種關連。
至於為甚麼打坐會帶來這一道德提升的現象,該文作者也說不清,只能猜測兩點,或許打坐增加了注意力,能夠注意到別人的痛苦,或許是在一起打坐,讓人更有一種整體感,傾向於互助。
西方文化中沒有修煉的內涵,真要刨根問底,解釋起來確有一定難度。若依循中華傳統的修煉文化, 再來審定上述的心理實驗,深度釋因似乎或許水到渠成。
佛家認為人身有惡也有善,佛、魔兩性的同在,佛性體現善,魔性體現惡。通俗點講,就是人有利己自私的一面,也有助人無私的一面。打坐中,人處於身心祥和之中,人性中佛性、無私的精神一面會自然強化,而魔性、自私的一面會被削弱。雙方平衡情況,要據個人自身情況而定,好人更好,壞人變善,總體上看,這個團體的慈悲心總和要大,道德感要強,所以打坐8週後的讓座率,是一般人組的3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裡,我們不妨再引申一步,業餘打坐8週,人就有了明顯變化,總體上,慈悲心就會大了一些。那麼對於那些長期打坐的煉功人,比如法輪 功修煉團體,他們不僅長期以來,天天包括打坐在內的煉功,而且還按照「真、善、忍」原則修心性、做好人,遇到矛盾向內找自己哪裏沒做好, 這樣的修煉團體,更應是慈悲心不斷增擴,道德也會不斷提升。
事實上,在法輪功92年傳出到99年中共開始打壓的7年中,法輪功的好人好事與道德高尚是整個社會所公認的。就在中共殘酷打壓法輪功的這十四年來,法輪功也從來都是和平理性的講真相,沒有訴諸任何暴力,這更是慈悲中的大慈悲的表現了。
越打坐,越修煉,慈悲心就應該越大,那麼,當一個人慈悲心大到一定程度時,是不是就是佛性完 全的表現出來了,善的一面出來了,身上自私、魔性、不好的東西變的越來越弱了。如同實驗,這個人面對的已經不是給腳傷客讓坐的場景了,法輪功修煉者們面對的場景又是甚麼呢?那是真實發生的中共的殘酷長期迫害,是無數的中國人被謊言欺騙,無知中誹謗、詆譭、仇視佛法的局面。這樣的生命倚靠中共的危強,最後為中共的罪惡當替罪羊,看到他們面臨著如此可怕的未來,修出了慈悲善心的修煉人還能坐得住嗎?還能偷偷摸摸的只管自己在家煉功嗎?他們會怎麼樣?如同,8週打坐就會克服旁人無視壓力,堅決讓座,否則良心受譴,那正法修煉人則更是不懼生死的出來急迫中救人,這確實就是他們慈悲心的最大體現。
怎麼救人呢?就是把有關法輪功的真相告訴你;全力勸善;幫你聲明退出中共黨、團、隊,叫做「退 黨保平安」,其實,這些和讓座是一樣的道理,都是在幫你化險為夷,帶給你平安福報。
在那個讓座的實驗數據中,一般人小組,有16%也主動讓了座,說明他們能理解並認同那些打坐人的讓座想法。但也有86%的人存有疑問、或不屑讓座。現實中的救人,也是如此,中國人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法輪功學員的 慈悲救人的壯舉,認為是搞政治,牴觸對其講真相的修煉人,那是他們不能理解修煉人的道德境界造成的。
或許,按照前述科學家們設計的打坐增強慈悲,提升道德的實驗來看,能幫助你理解到法輪功救人的道理。說白了,看你岌岌可危,這些道德高尚的法輪功修煉者能不給你讓個座嘛,這就叫不求回報的慈悲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