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7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明明多倫多編譯報導)在約克地區至格威林伯利(Gwillimbury)的東部,這一段旅程所見都是豪宅、名車、經銷商和獨家高爾夫俱樂部。但就在發展區的邊緣,沿央街(Yonge St)走廊的農田之間,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夾在其中,格外顯眼。它提示,多倫多北部郊區日益富裕,但貧困正在加劇。
低收入者增多
儘管在地理上來說,斯蒂爾街(Steeles Ave.)以北的廣闊區域住著中產階級,但這個富裕階層現在已延伸到從國王區(King)到惠特徹奇-斯德福維勒區( Whitchurch-Stouffville)。在富足與私校的陰影下,低收入居民正在增多。
據《多倫多星報》發布的社區收入數據,顯示了貧富日益擴大的鴻溝, 並進一步證實了極端的貧富差距已植根到大多倫多的其他地區。
鬆散的發展給社區帶來挑戰。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的市政專家考斯尼(Mitchell Kosny)認為,「反對本地發展主義」(NIMBY)和政治意願的缺乏,導致忽視低收入居民的需求。考斯尼表示,在約克地區的規劃師和政客並不壞,只是直轄市設立時,就號召大家:來吧,這裡沒有那些麻煩。他們面臨的問題不是20或30年前能預料到的。
1980年,約克居民區剛建雛形,這裡地廣人稀,主要居住著中等收入人士。他們的收入接近多倫多地區年收入的平均水平1萬4,384元。
少量高收入或超高收入的人群居住在歷史悠久的萬錦(Markham)和克林伯格(Kleinburg)的旺市豪華村(Vaughan』s posh village)。這裡沒有低收入和超低收入人居住。然而到了2010年,超過1/5的街區被認定是高收入或超高收入。
接近2/3的社區仍然被定義為中等收入(意味著大多數個人年收入接近4萬 4,271元)。但是低與超低收入社區仍遍布萬錦、列治文山和旺市,隱藏的貧困人口占社區的14%。
社區變化研究合夥公司(Neighbourhood Change Research Partnership)的掌門人、大學教授胡參斯基(David Hulchanski)認為,這是一種全國的趨勢,不是多倫多獨有的。在約克地區中等收入的下降並不明顯,但是如果經濟上沒有任何改變,會看到更多的低收入人群。
新貧困族 入不敷出
在有錢人中,就業的不穩定性、高漲的房價和約克區湧進的找工移民都會讓人入不敷出。從地理位置上講,很多地區社會服務有限,人們生活困窘。
約克聯合之路(York Region United Way)的CEO賽挪提(Daniele Zanotti)表示,「如果你在喬治娜(Georgina),那裏的交通系統正在建立,如果你很窮,在喬治娜你就出不來了。社會的基礎設施與實體基礎設施不能同步發展。」基於這個原因,他認為,低收入居民正聚居在萬錦南部,那裏的支持性政策尚在。
買不起房子成了另一個主要差距。正如胡參斯基所指,在約克區繁榮開始後,取消了聯邦房屋策略和政府刺激建立的專用出租儲備。
在列治文山,多達7,000個家庭在等待社會住房。新的市中心青年收容所和社會住房項目在6月份被批准前,面臨強烈的反對意見。然而,約克社區與健康服務總監貢薩爾維斯(Lisa Gonsalves)認為,該地區承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表示,即使在約克地區住著富裕人群,也在產生著低收入者。 她說,提倡幫助新人與未來僱主接觸,擴大公共交通,以及在社區關注低收入居民的需求。
當購房選擇多時,約克會敦促開發商及省和聯邦政府,重新引入激勵機制,建立出租單元房。貢薩爾維斯(Gonsalves)表示,政府不能獨立完成,需要私人機構的巨大投資支持租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