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流水

人氣 40

【大紀元2013年07月01日訊】(希望之聲《中國古典樂曲欣賞》節目) 曾經在節目裡和聽眾朋友分享過的明代琴曲《漁樵問答》(詳細介紹請見本欄目之漁樵問答),樂曲描寫漁人和樵夫在江岸邊、在小舟上,心心相印的對話。這「漁人和樵夫」的原始形象,極有可能就是來自琴曲《流水》中的伯牙和鍾子期。(下載連接)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在《列子》和《呂氏春秋》中都有記載。琴家伯牙,在暴雨初歇,萬籟俱寂的夜晚,獨自在船上撫琴,沒想到卻巧遇在岸邊避雨的樵夫鍾子期。伯牙撫琴,初為高山,後為流水;而子期都能深解其意。不論伯牙彈甚麼,眼前的這位樵夫,總是能毫無隔閡地與與他心意相通。伯牙心中激動,將子期引為「知音」。

一年後,子期過世。伯牙在子期的墳前破琴絕弦,並說:「知音已逝,我還能為誰而彈?在這個世上,再也沒有值得我為他彈琴的人了啊……」於是伯牙終身不再彈琴。現在的漢陽月湖畔,還有後人為感念伯牙和子期而興建的「琴台」。

請先欣賞古琴曲《流水》的前半部份。演奏/龔一

伯牙是否真的終身都不再彈琴?一些古琴家也持保留態度。因為伯牙身為春秋時最偉大的琴家之一,早已洞徹琴之奧義。傳說他在蓬萊島上創作《水仙操》(詳細介紹請見本欄目之水仙操)後;豁然明白琴乃為天地宇宙而彈,為了自身的修為與境界而奏;照理說伯牙應該不會將音樂的理想與存在價值單一地寄托於一個人。子期過世,伯牙心中雖然悲慟,破琴斷弦,但仍不會失去自己對音樂、對生命的清明體悟。

不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仍舊讓人深深感動。它讓我們知道知音難覓,知己難尋,在世上能得一知己,是多麼地教人珍惜!而高處不勝寒,一個懷有崇高情操與境界的人,行走於紅塵俗世又是多麼地孤寂。

伯牙當時為子期所奏的曲子,便是琴曲《高山流水》。根據《神奇秘譜》的記載,《高山流水》前半段描寫高山:山之巍峨,山之沉穩;後半段則描寫流水:水之靈動,水之清徹。唐朝以後,《高山流水》就各自分化成兩首獨立的曲子《高山》和《流水》。

清代的琴家張孔山特別整理了《流水》,以繁複的滾拂技法,舒暢流麗的曲調,來表現流水的各種動態,大大地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也成為我們現在最熟知的演奏譜本。在旅行者號太空船上所播放的管平湖先生的演奏(管平湖介紹請見本欄目之春曉吟),也就是張孔山所整理編定的這個譜本。剛才水晶為您選播的是當代琴家龔一的演奏。龔一特別以空靈淡雅的音色表現,區隔出《流水》和《高山》不同的特質。

曲譜中是這樣形容這首曲子的:「淙淙錚錚,幽澗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浩浩洋洋,江海之平流;驚風驟雨,瀑布之飛流」。從寒流、細流、平流、飛流四個層次,由靜而動,自緩而急的架構出整首樂曲。

接下來我們就要聽聽「江海之平流」,還有以滾拂技法來表現「驚風驟雨,瀑布之飛流」的段落。

請欣賞古琴曲《流水》的後半部份。演奏/龔一

剛才這段酣暢淋漓的演奏,真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那輕舟穿過萬重山的俐落動感。也帶出了一種瀟灑豪放的意境。

高山流水的故事對後來的中國音樂史影響深遠,許多曲子都以此為名。這或許是因為音樂家們都覺得知音太重要、也太難得了吧?所以浙江箏曲中也有一首《高山流水》,山東箏傳統套曲(山東箏套曲介紹請見本欄目之風擺翠竹)的第四版,也都一概名之為《高山流水》,當然這些都和古琴曲《高山流水》不是同一首曲子。

最後水晶為您播放低音笛演奏的《流波曲》(詳細介紹請見本欄目之流波曲)。由孫文明創作的《流波曲》,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流水。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流水在這裡一變而為悠悠歲月的感傷見證。或許也可以呼應伯牙當時痛失知音的心情吧……

請欣賞《流波曲》。

相關新聞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流波曲
公司總裁:中國古典樂曲 悠揚悅耳
希望之聲【中國古典樂曲欣賞 】 瀟湘水雲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道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