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耀渥太華採訪報導)渥太華最具影響力的外交刊物——《大使館週報》(Embassy),近日公佈了該報第7 次「外交官圓熟洞察度調查」(Savvy DiplomatSurvey)結果。在18 個調查項目中,劉志攻代表領導的台北駐加拿大經濟文化代表處在10 項成績的評比中名列前3 名。其中,代表處主辦的「台灣之夜」晚會被票選為「2012-2013 年度最佳宴會」,「與本國移民關係最佳」項目中也榮列榜首。劉志攻代表本人更被票選為與加國媒體及商界關係最佳的大使。
近日,大紀元記者對台北駐加拿大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劉志攻博士進行了一次專訪。劉志攻代表從自己的成長、受教育,以及外交生涯出發,在豐富的外交實踐和嚴謹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劉代表就兩岸關係、美加兩國外交的比較、海外華人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等廣泛話題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保持學者風範的公務員
1947年,劉志攻的父母遷移到台灣。父親在學校任教。他本人出生在台南。他的童年生活是在彰化度過的。五十年代的台灣,經濟條件還很艱苦。劉志攻說,「上學時,大部份同學都沒有鞋子穿。」即使這樣,淳樸的民風、鄉間的美好,童年時期得生活仍是劉志攻最快樂的人生經歷,經常在野外遊玩,所以一直都很喜歡大自然。
在台灣政治大學的外交系一直到讀完研究生,劉志攻始終對學術研究頗有興趣,於是考進政大的政治研究所。畢業後,劉博士在政大國際研究所中心做了兩年的研究工作,研究國際問題、事務以及外交政策等。
32歲取得博士學位受後,劉志攻覺得除了做學術研究,從書籍、報紙、論文上獲取資料,還應該對政府的具體運作有,否則總有隔鞘撓癢的遺憾,「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於是,在公務員考試的限制年齡——35歲前,他參加了考試,並正式加入了公務員的隊伍。
而在學術界的工作,對劉志攻在實際外交工作中很有幫助。使他注重觀察問題,並在接觸社會時,留意取得第一手資料,這對他一向感興趣的學術研究工作很有幫助,也有助於寫相關工作報告。他還認為,做公務員一定要保持作研究的興趣,對問題要敏銳,會收集資料,懂得分析、總美加外交工作的異同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有過成功外交經驗的劉志攻博士,談到兩國外交的異同時說:「首先兩國的體制不同,美國是總統立憲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實行權力制衡。因此決策的過程受多方面影響。在美國進行外交工作必須鋪天蓋地,全方位接觸政界,比如:國務院、白宮、政府部門等等,才能夠對總統諮詢更有信心。」
劉志攻博士認為美國的政府官員講話都比較含蓄,言辭保留餘地。而那些智囊團的學者、政治人物、公關公司的諮詢則比較直接。他說:「通過這些諮詢,可以幫助瞭解那些政府官員含蓄的說辭。在美國進行外交工作挑戰性比較大,因為接觸的層面較廣,尤其是對台灣來講,因為接觸的渠道和層面都受限制,更需要擴大與各界的接觸、深化我們的接觸層面。」
劉志攻博士說,加拿大是內閣制,政黨領袖是政府首腦。在加拿大國會議員是排資論輩的,資深議員的座位可以從後排移到前排,乃至出任內閣部長。
他認為,美、加外交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是自由國家,人權、民主、自由等基本核心理念相同。中華民國在這些核心價值觀上與他們是一致的,相信在這方面會對包括大陸在內的亞洲國家起著積極的影響。他說:「一個好的東西,不怕不被接受,不需要推銷就自然會被大眾接受。」
對於同加拿大的交往,劉代表說:「基本上是保持多往來,多建立合作關係。希望儘快通過投資保障、雙邊貿易合作等協定。另外,政府應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多進行交流。尤其是經貿方面。希望加拿大政府更瞭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
兩岸關係分歧的關鍵是價值理念
談到兩岸關係,曾任台灣國安會副秘書長的劉志攻代表說:「自從49年兩岸分開後,要民主自由還是專制集權的分歧就一直存在。以前兩岸互不往來,而現在兩岸來往密切,互動頻繁,有更多的機會互相瞭解。經濟不是問題,沒有窮親戚富親戚的問題,主要是在價值理念方面的基本分歧沒有達成共識。」
「台灣在民主、自由方面的實踐經驗比較豐富,整個社會對自由、民主的價值觀比較尊重,大陸同胞對此有目共睹,逐漸能感受到這方面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對外關係:開創新的外交模式
談到台灣對外關係時,劉代表談了問題的另一方面,他說,實際上,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得到很多尊重和重視。例如,舉行國慶酒會時,會有很多人參加,台灣居民還享有138個國家免簽證入境的特權。從這個角度上看,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得到的尊重是遠遠超過許多國家的。
「幾十年來,台灣通過實踐,在國際社會開創了一個新的外交模式,即使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實質上所得到的外交待遇等同於一個正式外交關係。例如,美國給與台灣駐美的外交人員外交豁免權,這是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才有的禮遇。很多國家都與台灣建立了等同於正式外交的關係。」
他最後說:「我們希望通過外交工作,努力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希望大陸在國際事務上多瞭解兩岸在價值觀念上的分歧。我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是非常樂觀的。」
海外華人對大陸民主化進程至關重要
劉代表在很多場合,包括在多倫多、溫哥華等地的僑社公開講話時常說,兩岸間的隔閡主要來自價值觀方面。劉志攻說:「美國、加拿大都是自由、民主、開放的國家。在海外的僑胞應該在這方面多做瞭解。如果在這麼開放的環境下都做不到自由往來、自由接觸,那麼兩岸之間的隔閡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解決?在海外,尤其是大陸來的僑胞,如果真正瞭解民主自由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後,將對大陸未來走向民主自由化產生重大作用。」
「就像台灣的民主自由化道路,也曾深受海外僑胞的影響。幾十年前,台灣就全方位對外開放,很多在海外學習、工作的台灣人回去後成了社會、政府的中堅力量,促進了台灣民主自由化的發展。」
做開創性公務員、四海為家的外交官
外交官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性格開朗外向,熱衷社交,會打球會跳舞。但劉代表給人更深刻的印象是他待人的真誠坦率和對事業的忠誠和使命感。
他認為,做為外交官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工作要有開創精神,並保持研究的興趣。原本性格內向的劉代表,因責任感而改變了個性。他說:「作為外交官,我們講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將來後人都要進行檢驗,因此心中常以此為警戒。」
劉志攻認為認為,稱職的國家公務員有兩種:一種是奉公守法、替民辦事;另一種是開創型的。他對自己的要求是,首先要做到第一種,然後以第二種為目標,希望做個開創型的公務員。
外交旅途遍及北美、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的劉志攻,不管到哪個國家,都把那裏當成家,真正的投入。他說:「如果是抱著過客的心態,那就沒有安定感,覺得沒有根。應該有四海為家的心態,我很喜歡工作的環境、工作的地方、工作的夥伴。」
談到家庭,劉代表表示,自己喜歡簡單的生活,不喜歡太複雜的事情。如今,兩個兒子也都繼承了這一點,都很單純,從事專業工作。太太自從嫁給他後,就一直是全職主婦。太太個性開朗、活潑,既喜歡交朋友,也喜歡安靜。
(責任編輯:岳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