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同.太平山之旅(一):土場車站.白嶺巨木.見晴懷古步道

作者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64
標籤:

上一次來太平山旅行,已是十六年前的往事了。腦海的記憶裡,太平山很遙遠, 最好安排兩天一夜的行程較為適當。

太平山的住宿一向熱門,勢必要提早訂房,而萬一上山之日,卻遇到下雨天,濕雨濃霧,豈不令人失望與惆悵?

能否盡情興遊覽太平山,天氣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考慮之下,我決定採一日遊較為保險,可以掌控天氣的變數。

雪山隧道通車後,台北、宜蘭的車程僅需一個小時,從宜蘭至太平山入口的土場,大約40公里, 頂多一個小時而已。若清晨從台北出發,則上午七、八點就可以抵達太平山,也有足足一天的時間可以暢遊太平山。 雖然一天的時間,絕對無法走完太平山的十條步道,至少必須再來兩次,但分次來訪,也有好處, 可以體驗不同季節的太平山風情。

老婆及女兒Peggy對我的太平山的行程都有興趣,願意早起,隨我遠遊;兒子小東聽到太平山,直覺一定無趣, 因此興趣缺缺,而聽我說太平山可以參觀老火車頭及走鐵道,就變得興趣濃厚了。

昨晚飽睡,今天清晨五點起床,將老婆、孩子一一喚醒,準備完畢,六點整出發。北宜高一路順暢, 七點至宜蘭,續行台7線往大同鄉。八點鐘,至棲蘭,接台7甲,過思源橋後,左轉進入太平山公路。 續行約一公里,抵達土場派出所。

土場車站

土場派出所旁有一棟木造建築物,是依據昔日土場火車站的舊貌重建的車站,斜對面的馬路旁則有重建的車站月台, 陳設舊列車車廂及蒸汽火車頭,讓遊客可以重新回味已消失的羅東森林鐵路。

土場是太平山的門戶,也是昔日太平山林場的木材轉運點。土場,是林業用語,指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地。

太平山林場設立於日治時代大正四年(1915),當時山區所砍伐的林木,先利用木馬道及滑坡道,輸送至土場, 然後再以放流方式,利用濁水溪(蘭陽溪)漂流至平地。

大正十三年(1924),森林鐵路完工,才改用鐵路運輸木材。當年為運輸林場木材下山,所興建的輕便鐵道系統, 以土場為分界,分為「山地線」及「平地線」。山地線即太平山森林鐵路,後興建了7條山地線鐵道及4條支線, 再加上3條高空索道做為銜接,克服地形限制,將砍伐的木材運送至土場,再由平地線運往羅東。

平地線起站為土場,終點為羅東,所以稱為「羅東森林鐵路」,簡稱「羅東林鐵」。為方便沿線居民的交通需要, 當時羅東林鐵也兼營客運,沿途設置土場、濁水、牛鬥、清水、天送埤、叭哩沙、二萬五、 大洲、歪歪、竹林站,後來延伸至羅東站,與宜蘭線鐵道接軌,全長36.8公里。

民國七十一年(1982),太平山伐林結束,山地線及平地線停駛,鐵道及車站陸續拆除或荒廢, 山地線的太平山森林鐵路僅保留茂興線的部份路段,轉型為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蹦蹦車,供遊客乘坐。 平地線則全數荒廢,直到近年來才陸續整修了幾座舊車站,以保存羅東森林鐵路的歷史記憶。

來到太平山的第一站,小東神采奕奕的參觀土場車站及月台列車,而女兒Peggy則還在車上睡夢中。

[[3]]

土場車站復舊月台(2)

[[5]]
右圖:兼營客運的火車。

遊客中心(中間)

由土場車站續行約一公里多,抵達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土場收費站(2.3K處)。因先前颱風影響造成太平山蹦蹦車鐵道受損停駛, 因此門票半價優惠,今天現省門票三百元(註1)。

過收費站,太平山公路盤山而上,由此至太平山莊,還有二十幾公里。抵達里程4.2K處,有右岔路通往鳩之澤溫泉, 先略過這個景點,留待下午回程再來探訪鳩之澤自然步道。

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太平山海拔高,中午過後容易起霧,不僅展望會受到遮蔽, 萬一霧濃時,開車下山也較危險。所以應當趁早趕緊上山,先走訪高海拔的步道景點,回程再走訪低海拔的鳩之澤。

續行至7K處的太平山遊客中心。這裡是昔日鳩之澤森林索道的發送點,因位於鳩之澤、蘭台之間,所以稱為「中間」, 民國八十五年(1996)設立解說服務站,成為太平山遊客中心,介紹太平山的自然生態及園內的遊憩設施。

離開中間,下一站來到14.5K的白嶺巨木。白嶺,海拔1450公尺,因午後山頭經常籠罩雲霧,因此稱為「白嶺」, 路旁有一棵樹齡2500年的紅檜巨木,高30公尺,樹圍9.4公尺,大約六個成人才能合抱,是白嶺的地標。 白嶺是太平山亞熱帶與暖溫帶氣候的過渡區,是闊葉林與針葉林的分水嶺。由此往上,一路至海拔2000公尺的太平山, 就是紅檜、扁柏主要生長的區域,也是昔日太平山林場的生產基地。

太平山曾經擁有豐富的紅檜、扁柏森林資源,歷經六十幾年的伐木歲月,如今所見大多是人工造林,白嶺巨木是少數倖存的紅檜巨木。

[[8]][[9]]

白嶺巨木

見晴懷古步道

離開白嶺,山路迂迴盤繞,海拔愈來愈高,搖下車窗,冷空氣撲鼻而來。 開車續行近二十分鐘,抵達23.3K的見晴懷古步道入口。

見晴,地名反映了此地的風景。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這裡經常雲霧繚繞,倏然風吹雲散,陽光乍現,「見晴」因而得名。 當見晴之際,雪霸聖稜線清楚出現於遠處,壯麗的山稜雄姿盡呈眼前。

在步道入口的廣場,即可遠眺雪霸聖稜之間的雪山主峰、北峰、品田、伊澤及大霸、小霸尖山, 可惜今天雖然見晴可見陽光,但遠處雲嵐瀰漫,一片白茫,雪霸聖稜線,雲深不知處。

見晴懷古步道是昔日的山地運材軌道改建的,原屬於太平山森林鐵路(山地線)的見晴線,原已荒廢, 近年來整建為懷古步道。步道全長2.35公里,後因颱風而毀損,未再修復,目前僅通行至0.9K處。

由於步道是輕便鐵道舊路,因此全線平緩,走在其間,如履平地。長約一公里的步道,走來處處感動,步步有景。 沿途有昔日舊鐵軌,中間鋪著小碎石子,小溪澗及地形落差處,有高架鐵軌及枕木遺跡,舊枕木滿佈苔蘚,景致滄桑,古意盎然。

而走在海拔近二千公尺的森林小徑,沿途杉林綠樹散出芳香的森林芬多精,空氣鮮活,嗅覺舒爽。而山嵐雲霧漸漸聚攏,途中出現迷霧森林的景致,景色如詩,視覺怡然。 如此的森林浴踏青路線,走來令人身體舒暢,而心情愉悅了。

過里程600M後,路旁有一棵二代共生的扁柏巨木,是途中唯一僅存的巨木。而路旁時有小溪澗,山泉冷冽,用手觸摸,宛如冰水。 里程700至800M之間,則有兩座吊橋跨越深壑,繩索編製的橋面,走來搖搖晃晃,橋下深不見底,但見白茫茫而已,宛如走在雲端。 小東不敢走吊橋,由媽媽陪著從旁邊的步道繞過。

來到900M處,有柵欄擋在前面。見晴懷古步道只通行至此而已。雖然步道不長,一路慢走賞景,來回也走了一個小時。 這是今天太平山行程的第一條步道,圓滿完成,大人小孩都滿意百分百。(~待續)

旅遊日期:2012.09.08 (寫於
2012.09.16) 

旅行地圖

旅行地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收費站(2.3K。土場)。

太平山遊客中心(7K。中間)。

白嶺巨木(14.5K)。

太平山公路,嶺上多白雲。

見晴懷古步道入口(23.3K)

見晴懷古步道是昔日太平山森林鐵路見晴線遺跡。

見晴懷古步道沿途平緩,如履平地。

見晴線舊鐵道殘跡。

鐵道滄桑。

步道旁沁涼的山泉水。

鐵道與步道。

扁柏巨木

空中吊橋,漫步在雲諯。

回程。迷霧森林。

回程。山霧伴我行。

相關新聞
新竹北埔.金龜岩步道、猴洞步道
歷史回想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角板山輕便鐵道
宜蘭頭城 .北關海潮公園
宜蘭頭城.鷹石尖.蜜月灣.大溪海濱步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