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清觀念誤區 照顧老人要細心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17日訊區 】(大紀元麥迪綜合報導)隨著雙親節的到來,許多子女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眼看父母髮絲漸白,相信做子女的最想看到的就是父母身體健康。然而照顧銀髮族父母在社會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子女們得認識清楚才能真正盡好照顧父母的責任。

台灣《康健雜誌》近期做了一項「照顧銀髮族迷思大調查」,得出的數據顯示照顧父母的觀念存在著一些誤區。這項調查訪問了台灣1,075名滿20歲的民眾,發現大部份民眾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照顧銀髮族的誤區

根據該雜誌的調查報導顯示,超過七成民眾以為老年人走路越來越慢是正常現象。這種觀念導致一些存在的隱患沒能被及時發現而變得嚴重,如關節疼痛,視力差,平衡感不好等。另一方面,老年人行動越來越慢可要警惕帕金森氏症了。

根據梅奧診所(Mayo Clinic)所提供關於帕金森氏症的資料透露,這是一種漸進性的運動神經系統疾病,通常會導致四肢僵硬、顫抖、及行動變緩慢;時間長了可導致症狀變得嚴重。

第二項調查數據顯示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誤以為對老人家說話一定要拉高聲調,才能使老人家聽清楚。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的健康資訊顯示,聽覺受損是老年人中最普遍存在的現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3人就有1人聽力受損,而85歲往上的老年人有五成是有聽覺問題的。

耐心誠待 不應高聲尖叫

雖然老年人聽力差是普遍現象,但是和他們說話不應大聲尖叫。正確的方法是說話時看著他們,眼神和表情能加強要表達的信息。除此之外,說話要把每個字說清、放慢地說,根據老年人的聽力適度控制說話的聲調並給予真誠的笑容、耐心,這是對老者的基本尊敬。

另一方面,調查中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老人家時常失眠或睡不好。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提供關於睡眠的健康資訊,人的睡眠模式會隨著年齡而改變。據資料透露,老人家需要的睡眠與年輕人同樣的多,大約7-9小時。然而許多老年人難以入睡,得不到足夠的睡眠。

老年人睡眠模式的改變有多種解釋,白天睡午覺可能導致晚上難以入眠。從生理角度看,老年人可能分泌更少的褪黑激素,而這種激素有助幫助入眠。此外,有心理問題的老人家的夜間睡眠也可能受到影響。睡眠對生活品質影響甚大,子女們應多瞭解父母睡眠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針對老年人保健問題,《洛杉磯時報》曾刊登一則針對老年人保健的報導,重點提及「多動」。舊金山醫生兼美國老年學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會長謝麗爾‧菲利普斯(Cheryl Phillips)在報導中提及,體育活動比任何藥物效果還要強。

她透露,許多伴隨年紀增長而出現的身體衰弱會導致老人家失去獨立的能力,這些其實可以通過運動避免的。身體鍛練能改善衰弱的體質,即使溫和的運動也能帶來明顯的變化。其實,關於老年人的保健養生資訊多不勝數,關鍵是子女們應多加關懷家裏的老人,避免在觀念誤區中延誤了老年人真正的需求。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美國民眾反對醫療保健法卻愛其中條款
調查報告:53%澳人得不到恰當醫療診治
醫保回扣電子化影響低收入家庭流動現金
Silver Care醫療保健品店增設網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