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000萬貧困兒童一天兩頓飯 乾糧是午餐

人氣 26

【大紀元2013年06月17日訊】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被稱為史上最沉重的「六‧一兒童劫」,中國大陸不斷曝出傷害兒童和性侵女童案。在廣西、貴州、青海、陝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區)的特困地區,還生活著四千多萬14歲以下的貧困兒童,他們半天趕路, 半天上課,一天只能吃兩頓飯,乾糧是午餐,身體發育遲緩, 健康狀況堪憂。

半天趕路 半天上課

大陸媒體報道,在這些貧困地區,這些兒童在營養健康、疾病防控、教育資源等方面與城市兒童的差距仍在擴大,長期的貧困導致他們的精神世界黯淡無光。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因家庭條件差、自然環境惡劣、學校生活艱苦,受教育的質量難以保證,一些學校甚至因學生疲憊難支放棄下午課程。

一些學校「3元營養午餐」縮水甚至不能提供,兒童營養難以保障,體力和精力不足;絕大多數學校教師存在兼課和一身多職現 象,教學能力比較弱。

廣西都安、大化兩個瑤族自治縣以及貴州省安龍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安徽省金寨縣,都地處山區,自然環境惡劣,許多學生上學的路途充滿艱辛。70%學生家離學校四五公里,有的需要過河,還有的需要翻過三座150多米高的山頭。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大調村13歲的蒙妹玲,早上6點左右,就背書包出門。父母年近60歲,由於頭一天幹活疲憊,並沒有起床給她準備早飯。

蒙妹玲就讀於貢川鄉紅柳小學,上學要橫渡紅水河。孤單地沿著河沿土路走了30多分鐘後,跟其他村組的10多個學生坐渡船過河,看著湍急的河水,蒙妹玲經常會感到害怕。下船之後爬到坡頂,到了學校已經快8點。她感覺很累。

紅柳小學校長韋茬文說,學校一至六年級共有學生115名,學前班學生26名,70%學生家離學校四五公里,有的需要過河,還有的需要翻過三座150多米高的山頭。「放學後,看著一個個弱小的身影手腳並用地上山,很心酸。」他說。

貴州省紫雲縣猴場鎮馬寨小學,13歲的三年級學生羅廷習早上5點起床出門,走走歇歇。最後4公里平路,幾乎一路小跑。走進教室,累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再也不願站起來。

羅廷習拿著父母給的1元錢,來到學校附近的代銷店買了一個小麵包。這就是他的午飯,麵包幹得難以下嚥。「我們沒有水 喝。」

這間學校一 年的缺水期達4個月,沒法提供營養午餐,許多小學生邊打盹邊聽課,等待著放學的鈴聲。學校只上「半天課」,影響教育質量。  

「最大心願是一人睡一張床」

在有條件開展寄宿的學校,受學生不斷增多和低齡化趨勢的影響,一系列生活保障難題和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

12歲的劉海寧是安徽省金寨縣湯家匯鎮銀山畈中心學校五年級的學生。銀山畈中心學校坐落於大別山深處極為偏遠的鄉鎮,被稱為當地的「西伯利亞」。全校一年級至九年級300餘名學生中,200餘人住校。

在劉海寧的宿舍,不足20平方米的屋內,擺著6張老式的鐵架子上下鋪床,已經有一米六個頭的劉海寧,12個舖位總共睡了21個男生。

「兩個人睡一張床,腿都伸不開。有一次太擠了,上鋪同學都摔了下來。」劉海寧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我初中畢業前能一個人睡一張床,這樣腿就可以伸直 了。」

教育失衡 引發貧困固化之憂

貧困地區學校設施不足、教師短缺現象突出,由教育不均衡導致的貧困固化現象亟待引起重視。 

陝西省延川土崗鄉中心小學校長郭生俊表示,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越來越多,學生流失速度也逐年加快。2003年他剛到學校工作時,還有340多個學生,現在從幼兒園到小學總共只有10人,他們多是留守兒童,其中遺傳智障兒童佔了不小的比重。

福建省周寧縣泗橋鄉赤巖小學校長周倫炳說,由於缺乏專職教師和實驗設備,現在學校的計算機課和實驗課只能口頭講述。 「今後農村孩子考入名校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周倫炳說。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鋒也坦言,自從國家實施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後,不少人誤認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義務教育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事實上,目前貧困地區還存在優質教師流失、教師年齡及知識結構老化、中小學校舍不夠安全、教育配套設施和服務跟不上等問題。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曾在青海、雲南、貴州等三地的貧困縣做過一項調查,因為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這些地區兒童在認知、語言、記憶和社會規則方面的心理發展僅相當於城市幼兒園同齡兒童的20%至60%。

一天兩頓飯 身體發育遲緩

與城市的不少「小胖墩」相反,許多貧困地區兒童吃飽飯尚成問題,營養不足、發育遲緩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其健康狀況令人心憂。

陝西省延川縣土崗鄉中心小學的三年級寄宿學生馮翻翻,上午快10點鐘的時候,捧著盛有大半碗南瓜粥的搪瓷碗,圍坐在一屜饃饃前,13歲的馮翻翻狼吞虎嚥地吃著,這是她每天的早飯。吃完這頓,下一頓飯要等到下午放學後才能吃上。 

青海省樂都縣達拉土族鄉甘溝小學,一年級土族男孩李永祥今年8歲,每天早上他7點起床,吃一袋方便麵,然後和幾個小夥伴一起趕半個小時山路到學校。午餐是干饃饃。

除了正常的三餐營養保證不到位,校園周邊的各類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山寨食品和「垃圾食品」也成為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隱患。奧加奧餅乾、康帥夫方 便面、綠白口香糖……在不少貧困山區的學校周圍,仿照知名品牌的「三無食品」或者「山寨食品」屢見不鮮,而這些都成為孩子們眼中難得的「美味」。

由於營養不足,這些兒童發育遲緩。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的深山裡,今年9歲的小男孩韋波身高只有一米多一點,看上去只有城裡五六歲孩子的身高,他每天背著一個20斤重、有身體三分之二大的背簍走路。

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知名營養專家陳春明透露,2010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的生長遲緩率為9.9%,其中城市僅為3.4%,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貧困縣兒 童生長遲緩率高達20%以上,處於中等嚴重程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疾控處處長陳發欽說,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廣西貧困農村地區兒童生長遲緩率、低體重率、貧血率各為21.6%、22%、16.9%,分別是城市兒童的21倍、9倍和1.7倍。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的中國兒童營養與健康報告顯示,在貧困地區,農村學生普遍存在「營養貧困」,近一半學生不能保證每天吃上三頓飯,在一個月內有三分之一學生吃不上肉,三分之二吃不上雞蛋。

「農村兒童的健康狀況是筆糊塗賬。」廣西都安縣衛生局基婦股股長藍首惠說,「在城市學校,一般每個學期孩子們都能體檢一次,而這樣的公共衛生服務對農村貧困山區的兒童來說是難以保障的。」

「iPad可以吃嗎?」

當美國蘋果公司的iPad平板電腦、iPhone手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街機的時候,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兒童對此卻一無所知,宛如「被現代化拋棄的一代」。

貴州省安龍縣普坪鎮納汪村鴨子井軍民希望小學和安龍縣平樂鄉龍蛇小學的現場調查表明,普通手機在貧困地區孩子中的持有率仍舊很低,網絡「只是聽說過」,智能手機更是聞所未聞。有孩子天真地問: 「iPad可以吃嗎?」

安徽省金寨縣雙河鎮大畈中歐光彩小學位於大別山腹地,海拔800米的半山腰上。11歲的方玉娜的願望是有錢,「然後買高貴華麗的衣服穿」 。

15歲的梁開發家貧,爺爺一天只給他一元錢,他的願望是長大了「打工掙錢。」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貴州5男童垃圾箱内悶死更多細節曝光 舉國譁然
貧困縣缺鞋學童的上學夢:想要一雙新鞋
酈劍鋒:中國人要學會解夢
酈劍鋒:不為憲政所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